船舶业化解产能过剩的探索与建议-辽宁造船工程学会.DOC

船舶业化解产能过剩的探索与建议-辽宁造船工程学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船舶业化解产能过剩的探索与建议-辽宁造船工程学会

船舶业化解产能过剩的探索与建议 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专题组 2013年10月6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积极有效地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航运市场运力过剩、供需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BDI处于低位。 指标/国家 世 界 中 国 韩 国 日 本 造船完工量 万载重吨 6989 2792 1919 1788 占比重% 100 39.9 27.5 25.6 万修正总吨 2643 890 913 492 占比重% 100 33.7 34.5 18.6 新接订单量 万载重吨 9018 4399 2499 1639 占比重% 100 48.8 27.7 18.2 万修正总吨 3085 1321 845 568 占比重% 100 42.8 27.4 18.4 手持订单量 万载重吨 32619 15615 8473 6103 占比重% 100 47.9 26.0 18.7 万修正总吨 11629 4741 3301 1968 占比重% 100 40.8 28.4 16.9 2014年1——9月全球新船成交量依然保持高位。 1~9月份,国造船完工260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9%;承接新船订单524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7.9%;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5471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5.7%,比2013年年底增长18.1%。船企凭借承接散货船等优势,取得较好经营业绩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运力过剩难以改观、航运企业经营困难,船市成交下滑趋势明显,新船价格上涨趋势受阻,市场前景不容乐观随着新船订单的陆续释放,船舶市场将明显回落上半年,我国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装备订单81艘(座),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11座、半潜式钻井平台3座、钻井船3艘、生产平台3座、海工辅助船59艘,合同金额79亿美元,世界市场份额占比提高到32%。 目前,韩国共有造船企业130多家,其中5家大型船厂和4家中型船厂及124家中小造船会员企业。整个造船业呈现“5∶95”的格局,即5大造船厂拥有全国95%的造船能力,主导造船业的整体走向,同时5大造船厂95%的造船出口海外,是典型的出口主导型产业。近年来,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韩国一直处于霸主地位。 瞄准高端,面向未来,韩国政府在2012年正式出台了引导船舶制造企业占领海工市场的战略图,随后相继出台“海工装备配套物资发展激活对策”、“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方案”等新政策。其战略发展目标:到2020年,海工装备设备接单金额要达800亿美元,整套(艘)海工装备由目前的40%提升到60%,海工装备设备的国产化率由现在的20%提高到50%以上。 韩国四大造船企业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和STX造船海洋已经制定了调整计划,将海工设备定为企业发展和增长的新动力,今后造船和海工设备占销售额的比重实现3 :7。具体比率为:海洋钻井设备占37%,海工生产装备占31%,LNG船占18%,集装箱船占10%,风电安装船占3%,而油船仅占1%。 目前,韩国的众多中小船企均陷入了深度经营危机,鉴于造船生产能力过剩,韩国的大型船企没有一家对并购中小船企感兴趣。 (四)日本船企:面向国外,转移生产基地 近年来,日本船企造船市场份额急剧下降,占有率由30%降到20%左右,近两年仅占14%——17%。针对这种被动局面,政府出台支持政策,向国外转移造船基地已成为日本船企结构调整的普遍做法。 2013年10月22日,日本三菱重工、今治造船、名村造船、大岛造船和三菱商社五家企业联合出资300亿日元收购巴西造船巨头Ecovix—Engevix公司30%的股份。进军巴西造船海洋项目。此外,日本船企与越南、印度等造船公司签署了造船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随着日本经济政策刺激计划的深入,造船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步伐, 2013年1月,JFE与IHI两家公司合并成立了JMU公司,三菱重工与IHI合并成立了MI LNG公司。 最近,日本企业采取“合纵连横”的整合模式,四家骨干造船企业常石造船、大岛造船、新来岛造船和佐野造船把企业设计部门和技术部门剥离出来,共同出资组建一家船舶设计技术合作公司,加强技术研发,推出新型节能环保船型。 日本船企实施“GOOD”战略,即在液化气船、海洋、国外项目、舰艇等四个领域实现增长为目标的战略,并将汽车运输船、油船等传统船舶建造项目放在中国的造船厂进行。此外,在压缩造船设备能力及船企联手方面,日本造船企业也推出了新举措,四大船企压缩造船设备能力120万GT,相当于日本总造船能力的7%; (五)新加坡:发挥特长,形成优势体系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转型进入海洋工程领域,开始一直专注于钻井平台建造,上世纪80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