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权威精品]
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权威精品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在繁荣的“中国制造”背后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自有品牌较少,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要让“中国创造”代替“中国制造”,让中国的产品从低利润、低附加值向高利润、高附加值发展,企业要做的便是通过加强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培养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
一、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特别是在制造业方面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绩。到2006年,我国制造业产品产量与出口额均已位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商店都能找到贴着“中国制造”商标的商品,我国嫣然已成为全世界生产产品的“世界工厂”。然而,在我国制造业光鲜成绩的背后,却是缺乏自有品牌,缺乏自主创新,生产方式粗放,产品技术含量低的事实。
我国企业大都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大都只能依靠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做产业链中制造这一环,而这一环并不需要特殊的技能,而且可替代性很强,任何厂家都能做,而且所创造的附加价值非常低。例如我国企业以95美元出口一台电视机,生产成本38美元元,外国厂商要收取技术使用费40美元,再加上渠道费用12元,最终留给中国企业的利润只有5元钱;一台平板电脑售价300美元,生产成本100美元,外国企业专利、品牌费拿走lOO元,渠道商拿走80元,我国制造商只能赚取20元的利润。由此可见,如果我国一直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缺乏自有品牌,关键技术,就只能赚取非常微薄的例如。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再加上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日益加剧,制造企业已来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当“中国制造”褪去它的光彩,如果我国制造企业不能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其生存将变得十分困难。
这样的出路便是:让我国制造企业通过加强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培养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我国制造企业通过提升自己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摆脱低利润、低附加值的命运;让“中国创造”代替“中国制造”。
二、核心竞争力定义及特点
核心竞争力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首次提出。“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在于:
(一)局部优势性
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价值链的某些环节拥有行业领先的能力,它是企业通过知识、经验、文化、组织等方面整合形成的,并且难以被模仿。企业可以依靠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甚至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
(二)增值性
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或让企业获得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又或让企业运营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三)延展性
核心能力可能只是一项资源或一项技术,但它却可以影响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涉及企业的各种产品和业务领域。
(四)系统性
核心竞争力是一系列技术和制度形成的系统,是由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就是企业产业链的过程。
(五)持续性
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不断累积得到的,是一种路径依赖下的产物,一旦形成企业便拥有了持续的竞争力,企业利用这样的竞争力在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后,竞争对手短期内很难赶上。
由此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成长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国内外成功的大公司,它们无一不拥有与众不同且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能力。如本田公司的引擎和牵引力技术,JVC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佳能的成像技术、杜邦公司的化工技术、麦当劳的标准化能力、可口可乐的碳酸饮料配方等等。
三、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方法
(一)认清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企业要清楚的了解自身内部的优势资源与不足,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来源。对于自身的优势,首先进行自我评价,企业通过分析评价企业现有的技术和非技术优势,并将之作为潜在的核心竞争力;接着进行核心竞争力培训,将现有的生产技术、人才资源、管理经验,营销渠道等作为潜在核心竞争力运用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让其最终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当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后,保持并发展核心竞争力,让其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
(二)技术创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