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第七章第五节 极地地区(共31张PPT).pptx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第七章第五节 极地地区(共31张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第七章第五节 极地地区(共31张PPT)

第五节 极地地区 陆川县初级中学 黎迅 商务星球版《地理》 七年级下 第七章 北极熊 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它们全身披着厚厚的白毛,既防水又保温,但它的皮肤却是黑色的,可以更多地吸收阳光。 读完秦大河的南极科考日记,你有什么感受? 企鹅 企鹅是南极大陆的主人。皮肤下厚厚的脂肪层,可帮助它们抵御严寒。 独特的自然环境 极地地区包括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分别位于地球的南北两端。南极地区泛指南极圈以南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边海洋;北极地区泛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以北冰洋为核心,周围被大陆与岛屿环绕。北极圈经过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南极冰山 巨大的冰川从高处向四周运动,在海边断裂,漂浮在南极大陆周围的海洋中,形成巨大的冰山。 南极地区是极端寒冷的冰雪世界。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酷寒、干燥、和风烈,是南极地区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这里年平均气温达-30℃,被称为世界的“寒极”; 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这里还是世界上风速最大、风力最强劲的地区。 德国诺伊迈尔3南极考察站 思考 想一想,基地考察站的房屋,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1)房屋的墙板采用“夹心”式,中间是保温材料。窗户较小,且多为双层玻璃,玻璃夹层几乎为真空。 (2)房屋地基很深,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房屋朝不同方向开门,还设有天窗。 因纽特人 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雪覆盖,但气温却不像南极地区那么酷寒。这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300毫米,比南极地区降水量大得多。在北冰洋北美洲沿岸居住着因纽特人,以捕鱼和狩猎为生。 活动 根据北极熊和企鹅的对话,归纳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南极冰芯 研究南极冰层里的冰芯,可以获得珍贵的古气候信息,对于了解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和预测未来的环境变化意义重大。 20世纪以来,人类的极地活动从自然探险进入了科学考察阶段。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近年来,人们在极地地区开展了对大气臭氧层空洞的观测和海冰变化的研究,为人类了解自然界的真实面目,研究地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奠定了基础。 思考 请列举实例,说说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具有怎样的科学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极地的科学考察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目前,已有28个国家在南极设立了科学考察站,北极地区的各种科学考察站则多达数百个。从1985年起,中国先后在南极大陆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2004年,中国建立了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长城站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15日,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2004年7月28日,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黄河站 极地保护在行动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例如,近50年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导致极地地区的冰川、海冰消融速度加快,不仅使极地生物受到危害,而且海平面的升高也威胁着居住40%-50%全球人口的各国主要 沿海城市。再如,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燃油泄漏,以及人类对极地动物的过度捕杀等,使得极地不再是一片净土。 北极熊站在融化的海冰上 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南极考察站 2008年2月,由比利时建造的首座“温室气体”零排放极地考察站在南极落成。考察站依靠风能和太阳能运转,其设计力求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 为了保护极地环境,相关国家建立了科学考察站,并签订了《南极条约》等。各国科考人员不断强化环保意识,保证科考器材、日常用品等全部使用绿色环保产品。考察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等,除极少部分就地处理外,大部分都带出极地。 作业与思考 1.我国先后在南极和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哪些? 2.归纳和总结南极和北极的自然环境特点,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得出结果。 再见! 再见! 再见! 再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