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震级越大
中国的强震活动 我国的地震活动十分广泛,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其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6级以上强震发生,其中18个 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发生过7级以上大震,约占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数的60%。台湾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最频繁 的地区,1900年~1988年全国548次6级以上地震中,台湾地区为211次,占38.5%。我国大陆地区的地震 活动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及华北地区,而东北、华东、华南等地区分布较少。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震是浅源地震,东 部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般在30千米之内,西部地区则在50千米~60千米之内;而中源地震则分布在靠近新疆的帕米尔地区 (100千米~160千米)和台湾附近(最深为120千米);深源地震很少,只发生在吉林、黑龙江东部的边境地区。自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共发生8级以上的地震3次;中国大陆地区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35次,平均每 年发生约0.7次;6级以上的地震194次,平均每年发生近4次。与近100年的活动水平(≥7级的年均值为0.66 次,≥6级的年均值为3.6次)相比较,建国后的强震活动水平高于前50年的活动水平。 另外,强震分布显示了西多东少的突出差异。我国大陆地区,绝大多数强震主要分布在东经107度以西的我国西部 广大地区,而东部地区则很少。据统计,1949年~1981年间发生的27次7级以上地震中,西部约为20次,占74 %,东部只有7次,占26%;而6级地震,东部占的比例则更小。在1895年~1985年间,我国大陆地区发生的全部 7级以上地震中,西部占87%,其应变释放能量占90.8%。 强震活动继承了我国地震活动长期以来分布广且不均匀的特点。我国的地震活动具有分布广的特点,6级以上地震几 乎遍布全国。然而,地震活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活动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据统计分析,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活 动水平最高的仍是台湾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率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6级以上地震发生率占全国总数的53%以上; 在其他各省(市、自治区)中,发生6级以上地震次数大于5次的还有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河北等,以上7个省 (自治区)集中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绝大多数强震,其中6级以上地震占90%以上,7级以上占87%以上。以上情况 充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震活动虽然分布较广,但是呈现明显的西多、东少,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这种分布的特征为 地震工作布局和确定监视预报及预防工作的重点地区提供了重要事实依据。 全球三大地震带 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板块当中有的块大,有的块小。大的板 块有六个,它们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的 边界上,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 经科学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三个: 1.环太平洋地震带: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 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 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2.欧亚 地震带:该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 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斯山,也称地中海-喜马拉 雅地震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 3.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 用地震仪测出的地震,每年全球约5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10万次,造成破坏的1000次,而7级以上,足以造 成巨大灾害的有十几次。20世纪,世界上已经发生了11次大的地震,造成巨大的伤亡。2000年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 19次,其中7.3级以上10次。 地震在时空分布上的特征 地震分布的区、带概念 地震区:地球上地震活动频繁而强烈的地区; 少震弱震区:地球上几乎很少发生地震的稳定地区; 地震带:地球上许多大地震成群集中分布的狭长地带。 全球地震带的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黑西哥西部地区,到 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 裴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 亚欧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开始,经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 、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延伸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 大洋海岭地震带和东非裂谷地震带:从西伯利亚北岸靠近勒那河口开始,穿过北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光伏电站设计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模拟试题集(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DB13(J)T 218-2016外墙保温装饰复合板应用技术规程(盒状金属装饰保温一体板).pdf
- 护理警示标识课件.pptx VIP
- EN1563-2011 球墨铸铁 中文版.pdf VIP
- 水泥罐施工方案方针.pdf VIP
- 六年级数学下册折扣与成数人教版.pptx VIP
- 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 (3).ppt VIP
- 2025年光伏运维人员职业技能竞赛考试练习题库(含各题型)含答案.pdf VIP
- “素养导向”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及案例 课件.pptx
- 云南劳技七年级上册家政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