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服装历史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一、1、关于人类着装的原始动机有哪些?
(1)生理需求论
①气候适应说:抵御寒冷、酷热、干燥而创造了服装。
②身体保护说:保护肌体不受损伤。
(2)心理需求说
①护符说
Ⅰ、保佑和避邪;Ⅱ、作为信仰的“图腾说”
②象征说:认为人类的衣物最初是作为某种身份象征来使用的。(显示等级和地位)。
③装饰审美说:人类服装起源于人类对美的追求。
(3)性需求论
①遮羞说(羞耻说):服装起源于人类出现了性羞耻之后。指服装起源于人类的道德感和性羞耻。
②吸引说:男女为了吸引对方,把身体的某一部分装饰起来以突出性别、刺激性欲。
二、2、简述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
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六大规律):
①模仿从众与标新立异的规律
②趋简求便与装饰求美的规律
③顺应环境与内因支配规律
④融合吸收与自我传承的规律
⑤符号标识与个性自由的规律
⑥发扬优秀与淘汰陈旧的规律。
三、3.原始社会的骨针在我国衣生活中具有怎样的意义?
骨针的意义:
骨针证明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大约3万年前后,人类告别了赤身裸体时代,已掌握手工披绩技术和手工缝纫技术,可利用兽皮之类的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服装从朦胧
中走出,揭开了服装史的第一章,服饰文化史由此开始。
4、人类在进化到穿衣前为什么会有人体装饰阶段出现?其意义是什么?
(1)人体装饰原因
从原始人类服装起源的装饰审美理论认为,人类服装起源于人类对美的追求。人们特别喜欢装饰,惹人注目,用装饰方法来满足审美的需要。
(2)装饰的意义
原始装饰物改变了原始人类的装扮面貌,促进装饰意识,提高审美心理。为完善今后衣服和首饰整体配套奠定了基础。
四、奴隶社会服装
公元前21世纪(2100)—公元前481年奴隶社会服装包括整个奴隶社会,即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
5.什么是冕服?简述其形制和种类。
(1)冕服:是天子率百官举行重大活动时穿的服装。如祭祀、登基等活动穿。
(2)冕服衣裳形制:采用玄衣纁裳,玄衣即黑色大袖交领上衣,纁裳即绛色长至地的围裳(长裙)。上衣和下裳有刺绣纹样。
(3)冕服种类:周朝定六种冕服,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裘qiú冕、衮gǔn冕、鷩
bì冕、毳cuì冕、絺chí冕(或为希冕)、玄冕。
五、封建社会前期服装
(公元前481~公元589年: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6、简述“丝绸之路”的作用和影响
陆、海两条丝绸之路的开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交往的道路,使中国和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往大大加强,并促进了沿途各地的经济繁荣。悠久的中国服饰文化,从此得以在世界各地传播扩大,同时世界各地的服饰文化也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bì之路。
7、什么是大袖衫?它有哪些特征?它反应怎样的一种时代风貌?举例分析。
(1)大袖衫:为大袖且袖口不收缩而宽敞的长衣。
(2)大袖衫特征:大袖衫为直裾式,长衣大袖且袖口不收缩而宽敞(袖口不收祛),衣身宽松,有交领右衽和对襟式,对襟式衫领敞开不系衣带。
(3)大袖衫反应的时代风貌
魏晋南北朝时期,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处于激烈动荡之中,战乱频繁,魏前期废除儒说,由于一元化的政治瓦解,出现了多元文化场面,玄学兴起、道教及佛教思想盛行,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文人反对束缚,轻视礼法,崇尚思想自由。强调理性思辨,追求精神愉悦而放浪形骸,他们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胸露腹,去冠散发,全然一副与世隔绝、隐居山林的悠闲洒脱之态。
(4)举例分析
例如:竹林七贤。
晋代文学中著名的竹林七贤的着装方式主要有捋lǚ袖至肩、分襟露足、退衣出臂、去冠散发。竹林七贤”不主张过分讲究和雕琢,力求自然脱尘、朴实、纯真,粗服乱头体现了智慧美、自然美和放荡美。宽衫大袖,随意裸裎chéng。放荡不羁jī,重在人的神态。打破衣物束缚,别出心裁的展现了人的意态美、精神美。
8、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服装对汉族服装产生怎样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1)影响
由于当时胡服是一种较适身的上衣下裤服装,这种服装在实用功能上较当时汉族穿的较肥大累赘的上衣下裙和袍便利、优越,所以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和裲裆被汉族采用,受游牧民族服装合体裁剪的影响,汉族本民族的服装裁剪也较日趋合体。
(2)举例
②在汉族中盛行游牧民族的裤褶和裲裆。
②汉族本民族的服装裁剪日趋合体(变瘦)。
六、封建社会中期服装
公元581~公元1279年:隋、唐、五代十国、宋时期)
9、官僚机构体制对官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官僚机构体制强化后,使国家相对稳定。为适应官僚机构的发展,统治者会想因相应建立更为完备、系统的官服制度。
如唐朝的封建统治得到了强化,行政机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补充,使国家相对稳定。为适应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