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成经考与结构研究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成经考与结构研究分析 《老子》称考摘 要:《老子》何时称经?又何时演变为《道德经》之名?古来就有争议。考之典籍可知:《老子》书题以“经”名在史迁之后刘向之前;而《老子》书名演变为《道德经》更在班固之后,萌发于汉末三国的边韶、葛玄,形成于魏晋之际的王弼、皇甫谧。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称经时间   《老子》何时称经?又何时演变为《道德经》之名?古来就有争议。明代焦竑认为,“《老子》之称经,自汉景帝始”。晚清江瑔持先秦说,认为“《老子》之书本名《道德经》”。近世马叙伦认为,“《老子》书称《道德经》,西京之季已然”。考之典籍,上说皆可商榷。 一、班固之时及其以前,典籍无记载老子五千言称《道德经》者   江瑔《读子卮言》“论六经之名本于道家”一章说,《老子》一书自老子著时就称经。 [1]P25江瑔作文的目的是要证“六经之名本于道家”,所以先论道家之老子著作本名为经。但考其论据知其说不确。江氏据《史记·老子列传》“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断言“则其书原名《道德经》可知”。然史迁所云“道德”二字乃是概括《老子》书之主旨,非是书名,又终无附有“经”字,安知史迁所见《老子》必名《道德经》乎?江氏所举此条,既难证是也难证非,应予存疑。江氏又云:“自汉魏以后,至于六朝,凡注《老子》者皆称《道德经》,见于《隋书·经籍志》,所录难以尽举。”然察陆德明《经典释文》所录汉魏至六朝注《老子》之书三十一家,无作《道德经》者,[2]P16─17此为有力之反证;而《隋志》所录远非先秦旧书之名。若《道德经》是其本名,《汉志》、《经典释文》尚皆不著录,安得其后之《隋志》所录?且先秦典籍征引老子之语,或云“老聃曰”,或云“老聃有言曰”,或云“老子曰”,或云“故曰”,无一云 “经曰”或“道德经曰”。可见江氏之说乃武断之论。   马叙伦认为“《老子》书称《道德经》,西京之季已然”。马氏立论有四:其一,扬雄《蜀王本纪》曰:“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其二,边让《老子铭》曰:“见迫遗言,道德之经”。其三,《列仙传》曰:“老子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其四,葛玄《老子序》曰:“作《道德经》二篇五千文上下经”。[3]P7详察马氏所据,皆可商榷。第一条,扬雄是否曾作《蜀王本纪》大有疑问。《汉书·扬雄传》不载扬雄著《蜀王本纪》,《汉志》录扬雄著作时也无该书。《汉志》本于刘歆《七略》,刘歆与扬雄是游学密友,若有安得不知?知之安得不载?云扬雄著《蜀王本纪》始见于《隋志》,盖是后世道教徒伪托扬雄以自重。何以见得?考其内容可知。今存明郑朴辑《蜀王本纪》云:“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今为青羊观是也。”观其文可知此乃后世道教徒之神仙家言。道教兴起在东汉中晚期,扬雄生当西汉后期,王莽时就已去世,安知身后有道教之事?可知《蜀王本纪》托之扬雄,实为伪书。马叙伦却据为信史,岂不谬哉?第二条,察洪适《隶释》卷三,知《老子铭》为边韶作而非边让,[4]P37边韶乃东汉后期人,据东汉后期之史料岂能得出西汉之结论?第三条,马氏所引《列仙传》旧本题汉刘向撰,《四库全书总目》已辨其非:“今考是书……或魏晋间方士为之,托名于向耶。”[5]P1248则此条亦非西汉史料,岂可凭据?第四条,葛玄更在“二边”以后,且王应麟《玉海·诸子》作:“葛玄《序老子》……于是作道德二篇五千文上下经。”[6]P11“道德”下无“经”字。马氏所引材料皆不可信,岂能得出“《老子》书称《道德经》,西京之季已然”之结论?   遍察成书于班固之时及其之前真实可靠的现存典籍,皆无称《老子》为《道德经》之记载,可见江氏、马氏观点之谬误。 二、汉景帝本不好《老子》,岂会将《老子》“改子为经”?   实际上,《老子》书称《道德经》尚在本书题以“经”名之后。关于《老子》称“经”之时间尚有以下一种错误观点。   焦竑《老子翼》卷七云:“《老子》之称经,自汉景帝始也。”[7]P175焦氏所引阚泽语见于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六十八·辩圣真伪第一》,又见于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一·吴主叙佛道三宗》。魏源对上述之说已有批驳:“《道藏》称汉景帝以老子意体宏深,改子为经……皆臆造非古。”[8]P6今考《吴主叙佛道三宗》和《辩圣真伪第一》全文,知是言西域人来中土传播佛法,借孔、老以抬高佛教,实是神仙家言,不可据为信史。   那么,汉景帝将《老子》“改子为经”是否可能?答:无此可能!此非妄言,有证可据。《史记》虽然多次记载汉文帝、窦太后好黄、老之学,然于景帝不如此说。实际上,景帝对《老子》书并无多大兴趣。《史记·外戚世家》载:“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9]P679可见景帝读《老子》是为太后所迫,非出己意愿。《史记·儒林列传》载窦太后问《老子》书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