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真模拟新课标Ⅱ2018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1解析版.doc

高考全真模拟新课标Ⅱ2018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1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全真模拟新课标Ⅱ2018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1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Ga 70 As 75 第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都是在细胞器或细胞核中完成的 B.位于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不完全与细胞的识别作用有关 C.细胞核是真核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也是所有基因的存储场所 D.细胞内新合成的多肽加工成蛋白质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答案】B 2.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入低浓度的KN03溶液中,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吸水膨胀。每隔一段时间测定KN03的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变化是细胞吸水速率大于吸收离子速率的结果 B.A点时可观察到细胞中紫色区域比B点小 C.BC段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原状 D.B点时细胞液浓度可以大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答案】C 【解析】AB段细胞在吸水的同时也吸收K+、NO3-,由于细胞吸水速率大于吸收K+、NO3-的速率,导致KNO3溶液浓度上升,A正确;AB段由于细胞不断吸水,A点时液泡的体积小于B点时液泡的体积,所以A点时可观察到细胞中紫色区域比B点小,B正确;BC段KNO3溶液浓度逐渐降低,说明细胞吸水速率小于吸收K+、NO3-的速率,细胞失水,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但原生质层还没有恢复原状,C错误;由于AB段细胞吸水导致B点时KNO3溶液浓度达到最大,因此B点时细胞液浓度可以大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浓度,D正确。 3.某学校的兴趣小组探究牡丹花色的遗传方式,采用纯合红色花牡丹与纯合白色花牡丹进行杂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F1均为红色花,则可说明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红色为显性性状 B.若F1为粉色花,为辨别是不是融合遗传,可用F1植株自交,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 C.若对F1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有关 D.若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则这对性状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答案】A 【解析】由于基因与性状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性状受多对基因控制,因此纯合红色花牡丹与纯合白色花牡丹进行杂交,若F1均为红色花,该性状不一定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能受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若F1为粉色花,为辨别是不是融合遗传,可用F1植株自交,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如果F2出现了一定的分离比,则说明不是融合遗传,反之如果后代仍然是粉色花,则可能是融合遗传,B正确;测交的实质是F1与是隐性纯合子杂交,而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一致,即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有关,C正确;1:3是1:1:1:1的变式,说明F1可能是双显性杂合子,设为AaBb,且双显性控制性状1,单显性及双隐形控制性状2,则 F1测交:AaBb×aabb→AaBb(性状1)、Aabb(性状2)、aaBb(性状2)、aabb(性状2),即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3,因此若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则这对性状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D正确。 4.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S.M.stanley)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B.捕食者的捕食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亙影响中共同进化 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不改变二者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捕食者的存在可以控制被捕食者的数量,从而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A正确;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选择作用可以使被捕食者向一定的方向进化,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正确;生物之间是共同进化的,因此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是相互选择,相互影响,共同进化,C正确;种群中个体数量的变化会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错误;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