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历史:郑州地灵人杰说发源 组图.docVIP

旅游历史:郑州地灵人杰说发源 组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历史 郑州地灵人杰说发源 组图 郑州地灵人杰:中华文明发源地 郑州地处“天地之中”,历代为中华民族腹心重地,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显示,郑州市拥有各类文物古迹达8651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两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省保单位131处,市保单位246处,无论是文物古迹的总量,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都位于全国城市前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凝聚有中华文明发生和形成阶段最重要的文化信息,反映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价值、信仰,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如果觉得列举数据太生硬,我们不妨把郑州大遗址片区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凝练为比较直观形象的四大方面。   首先,郑州地区是东亚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的核心地区。郑州地区已发现的古遗址达400余处,构成了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发展过渡的完整年代链条,印证了中国现代人的独立起源,揭示了东亚地区农业起源的过程。   其次,郑州地区是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核心地区。郑州西山遗址是已知最早的夯筑城址,王城岗是已知我国北方地区最早的双重城址之一。公元前37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郑州地区密集出现了多座环壕聚落或夯土围垣,新砦遗址发现的超大型半地穴公共建筑基址,王城岗、牛砦、新砦遗址发现的铜容器残片,花地嘴等遗址发现的大型仪仗用玉器,说明郑州地区是研究文明形成时期社会组织关系的关键地区。   再者,郑州地区是中国城市文明最早走向繁盛的核心地区。从公元前2100年起至公元前1500年,以王城岗遗址、新砦遗址、二里头、郑州商城遗址的出现为标志,在郑州地区出现了中国统一王朝最早的一批都城,体现出中国古代城址营建思想的发展脉络。管、虢、郐、郑、韩等多个诸侯国都城,多座军事城堡与采邑性城址的出现,则反映了城市文明在中原地区的发展与繁荣。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地区是华夏民族传统价值观形成的核心地区。郑州嵩山地区在传统文化“中”、“和”思想的形成过程产生过深远影响。汉三阙、中岳庙、大周封祀坛遗址等古代祭祀场所,反映了传统礼制文化的久远。天文建筑观星台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农业生产和四时节令的重视。嵩阳书院对宋代理学思想的形成和传播起到过重要作用。法王寺、慈云寺、嵩岳寺、少林寺、会善寺、永泰寺塔印证了佛教在此的发展与繁荣。崇福宫、中岳庙、崇唐观、安阳宫、老君洞等与书院、佛寺交相辉映,并出现了同祀三圣的三教庙。在嵩山地区,儒释道三教相互影响又各自发展,共同影响着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形成了古代中国多元文化融汇创新的核心地区。   郑州山川秀美,历史积淀深厚,孕育了大批先贤人杰,从帝王将相到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再到著名商人、社会名流,他们或诞育,或宅居,或游栖,或归隐于郑州的山山水水。   人文始祖黄帝(轩辕丘)、春秋名相子产(战国郑国,墓在新郑)、思想家列子(郑国圃田)、法家大成韩非子(战国韩国)、建筑宗师李诫(管城)、美男子潘安(中牟)、一代诗圣杜甫、诗文大家白居易、明朝重臣高拱(新郑)等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诗文大家都诞育在郑州;郑武公、郑庄公、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北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等宋代的七帝八陵、纪信、裴度、李商隐、刘禹锡、欧阳修等帝王将相、科学家或诗文大家安葬于郑州;大禹在此治水、商汤在此立都,刘邦、项羽多年鏖战于此,著名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在此讲学,他们在这里展示了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在郑州留下了许多人文史迹,闪烁着绚丽的人文光彩。 郑州溱水河,《诗经》爱情诗的起源地 郑州的美景,除自然美景外,还因地处中原,处处是文物,现代与古老的历史遗迹,自然与人文融于一体。郑州溱水沿河文化和西流湖公园,距今10400年左右的溱水河源上的李家沟文化遗址,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空白,而溱水河风景优美,又是中国《诗经》中爱情诗的发源地。 溱水沿河文化与李家沟文明 溱水河   对《诗经》一直有研究的环保与教育人士崔晟先生,早在2008年,就与《郑州晚报》联合发起“寻找诗经中的河流”的活动。《诗经·国风·郑风》的《溱洧篇》中“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 [jin]兮”。生动地描写了青年男女在溱洧河畔的春游之乐,描写的就是在这段河里的情景。3000年前青年男女在溱水河畔牵手相约、结伴赏春、互通情怀、彼此倾慕,他们应该是郐国古城边的男女们。郐国古城墙向南1000米,就是溱水河上的知名景点响水潭。从溱水源头至响水潭这10公里左右,现在早已成骑行者郑州郊边游的最佳选择。此段风景,当属郑州‘新八景’之一。   溱水河东岸在建李家沟遗址博物馆   从郑州西南沿郑密路进入二七区与新密市交界处的王寨河村,就是溱水河的源头。向东南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