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黄遵宪.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纳百川 藏书博览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普及读物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黄遵宪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一、人小志气大 黄遵宪,字公度,1848年 4月 27日 (清道光二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出生在广东嘉应州 (今梅县)。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卓越的爱国诗人,也 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活动家和外交家。 黄遵宪的祖上原是中原人,大约在元朝的时候渡江南下,经闽江流域, 最后在广东东部东江流域的嘉应州定居下来。(广东人称他们为“客家人”) 黄遵宪的祖父叫黄际昇,据地方志记载, “性和易,处事练达”,是一个开 明的士绅。有一年嘉应州闹大饥荒,米卖到一千五百钱一斗。黄际昇和州中 一些人士捐款救济饥民,受其惠者甚众。他在地方上还提过不少好的建议, 如向地方长官提出 “设粮房于堂皇侧”,方便贫民百姓,使“州人至今称道 弗衰”。黄遵宪的父亲叫黄鸿藻,科举考试中了举人以后,由户部主事调任 知府,分派到广西省。先后在南宁、梧州一带办理粮食调拨工作。1884年, 中法战争期间,我国军队源源开出镇南关,粮食所需,十分急迫。黄鸿藻能 及时把大批粮食从南宁等地调运到前线去,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对鼓舞军 士的战斗精神,起了很大作用。以后黄鸿藻升任思恩府知府,任职期间 “办 农桑,修书院,教养兼施,政声卓著”。他曾这样表示过自己的抱负: “士 大夫平日读书修养,应以天下为己任,当官做事,不应首先考虑个人祸福, 而应以国家大计为重。”黄鸿藻不仅是一位有才干的政务家,还是一个喜欢 诗歌的人。他在广西任职期间,政事余暇,常与同僚们游山赏水,饮酒吟诗, 写过一些很有才情的诗篇。父亲的思想品质,以及对诗歌的偏爱,对黄遵宪 自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在黄遵宪童年的生活中,给他更大影响的 是他的曾祖母李氏。 黄遵宪出生在一个四世同堂,成员多达70余人的大家庭里。黄遵宪的曾 祖母李氏德高望重,是大家庭里的中心人物。在众多兄弟姐妹中,李氏特别 偏爱黄遵宪。黄遵宪才1岁多,弟弟又降生了,两人在母亲怀中争乳。为给 黄遵宪母亲解围,高龄的李氏负起了带养黄遵宪的任务。她亲手为小曾孙裁 制衣裳,烹调食物,体贴得无微不至。她还故意把曾孙打扮成女孩子模样, 梳个盘云髻,穿上红衫红裙,惹得邻里们都笑。 黄遵宪的家乡不仅山青水秀,而且是远近闻名的山歌之乡。还在黄遵宪 呀呀学语的时候,李氏就教他唱儿歌:“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 后来,李氏又教他唱山歌,背诵 《千家诗》。在李氏的影响下,黄遵宪自幼 就受到了文学的熏陶。1856年,黄遵宪9岁时,他父亲中了举人。喜报传来, 全家庆贺,李氏兴奋地抚摸着黄遵宪的头说: “这孩子属猴,可比猴子还伶 俐,长大后定会比他父亲更有出息。”话语间充满了对小曾孙的厚望。 黄遵宪10岁的时候,开始学写诗。有一天,塾师以唐代大诗人杜甫《望 岳》中的名句 “一览众山小”为题,让黄遵宪作诗,他思索片刻,提笔写下: “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连 整个世界大势都能看得清楚,不会觉得世界太大,更何况那些一目了然的眼 底群山呢!这诗句口气很大,出语不凡,意境比杜诗更进一层,使塾师惊异、 赞叹不已。 二、科举路上徘徊 在家庭的影响下,在塾师的指导下,黄遵宪的学习不断有长进。在封建 社会里,知识分子大都要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挤进官僚阶层。明清以后,适应 封建制度的发展,建立了一套比唐宋时期更完备的科举制度。为培养驯顺的 奴才,统治者特别看重八股文、试帖和楷法。所谓八股文,指的是考试中“代 圣贤立言”的文章。全文除首尾外,分八段,每两段必须逐字成对。题目都 是出自 “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理解只能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依 据。所谓试帖诗,也同八股文一样,必须按一定的格式,可以说就是在做一 种没有实际内容的文字游戏。这种考试分为三级:院试,考中了是秀才;乡 试,考中了是举人;会试、殿试,考中了是进士。 黄遵宪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不可能不走科举仕途的道路。然而,黄遵 宪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处在剧烈变化的时代。就在黄遵宪出生的前 8 年,即 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 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丧失,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