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建筑(What?); 官式建筑在明清时代又分「大式」与「小式」两种。大式建筑包括历代皇家宫苑、陵寝,以及佛寺、道观、坛庙中有斗拱的建筑;小式建筑则没有斗拱,一般用于园林中,或较次要的建筑中。
民间建筑,除了散落在各地的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如士绅商贾的宅院、祠堂、会馆之外,也包括一些地方性庙宇。
此外,还有一些不能简单归类的建筑物,如历代建造的佛塔、桥梁、城台、城市中心的鼓楼、钟楼、市楼等,也都属于中国建筑的范畴。; 中国建筑不仅包括中国历代遗留下来的有重要文物与艺术价值的构筑,如大量宫殿、园林、寺庙、陵寝;也包括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历史上建造的具有各自风格的传统建筑,如藏族的堡寨与喇嘛塔,维吾尔族的土坯建筑,蒙古族的毡帐建筑,西南少数民族的竹楼、木造吊脚楼,都是具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中国建筑的一部分。
下面的一组图片,会直观地表现出何为“中国建筑”,感受一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中国古代建筑史(What?);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知识;中国建筑简史;第一篇 绪 论; 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由多民族所组成,具有悠久历史文化而又富于变革传统的伟大国家。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便在极其悬殊的自然条件下,建造了大量的房屋,累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为一个独特的、有着强烈个性的建筑体系——木构架建筑体系。
“我们可以在什么地方找到比古老的木建筑更伟大的结构净化和理智的秩序呢?在别的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材料、结构和形式的统一呢?这里储存了世世代代的才智……” ------密斯·凡·德罗
;一、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 古老体系
——古文明建筑体系之一
----古埃及:
B.C.4000年左右,尼罗河两岸。
----古西亚:
B.C.4000年左右,两河流域。
----古印度:
B.C.3000年左右
----古爱琴海:
B.C.4000年左右
----古代美洲:
B.C.1500年左右
----古代中国:
B.C.2100年左右,黄河、长江流域。;延绵不断
中国建筑自上古三代,到春秋战国、秦汉,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到两宋、辽、金,直至元明清,数千年一脉相承;而西方建筑则起源于地中海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化与其后的迈锡尼文化,此后沿着希腊建筑、罗马建筑、早期基督教建筑、罗马风建筑、哥德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洛可可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直到19世纪末的新建筑与20世纪的现代建筑,呈现了多样变化的特征。与中国建筑所具有的连续性发展特征相比较,西方建筑表现了在风格上的跳跃性发展与变化。
六大体系中只有中国(在本土上)从未中断,走完古代建筑发展的全过程。
;发展迟缓
----春秋(B.C.770年),萌芽阶段;
----汉代(B.C.202年),形成体系;
----唐代(A.C.618年),成熟阶段;
----宋代(A.C.960年),精致化阶段;
----明、清(A.C.1368/1644年),高度程式化阶段。
4000年历史长河中发展相当迟缓,尤其是封建社会晚期,旧礼教、旧制度严重束缚建筑的发展与创新。;体系独特,相对封闭
材料上
形式上——明显区别于其他体系
结构类型上
;材料上
中国建筑以木构为主;而西方建筑更倾向于砖石结构。;;;;;*;*;形式上——明显区别于其他体系
1. 中国建筑以平面铺展的由单层建筑组成的院落型空间为特征;西方建筑更注重向带有地下室的多层楼房发展。
2. 中国建筑注重适中的体量与宜人的尺度;西方建筑更强调具有纪念性特质的高耸的形体与巨大空敞的室内空间。
3. 西方建筑在造型上体现了几何化的倾向,建筑物的各个部分都可以分解成各种几何形体;中国建筑更倾向于对自然曲线的追求,建筑的屋脊、屋檐,及室内外的诸多装饰,都用非几何性的曲线来表现。
因此,西方建筑具有某种精神的张力与理性的逻辑;中国建筑则更富于艺术的幻想与象征的意义。;结构类型上
西方建筑大都采用以墙承重的结构体系;
中国建筑则采用框架结构体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