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子身世及其《兵法》略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武子身世及其《兵法》略考.doc

孙武子身世及其《兵法》略考 何新 1 孙武是个颇神秘的人物。他的十三篇兵法彪炳史册,为中国及世界兵学(战略论)之祖。但是,我们几乎不知道他从何而来,不知道他的确切家世,也不知道他如何形成了一套如此成熟而高明的战略思想,不知道他的老师是谁,甚至不知道他的确切生卒年月。 只是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宋人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的追述:孙武字长卿,本是陈国的公子陈完的后裔。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完为避难逃奔齐国。齐桓公任命陈完为工正。陈古音从田,故陈完亦称田完。 田氏入齐仍为大族。后来篡姜氏之齐易姓为田氏之齐的,即田完之嫡派后裔。 齐景公时,田完的五世孙、孙武的祖父田书,在攻打莒国的战争中立功,齐景公便把乐安邑封给田书,赐姓孙氏,于是田书别氏立孙氏。孙书生子孙凭,孙凭生孙武。 公元前532年,齐国持续发生大姓贵族相斗的内乱,田氏一族是矛盾的中心。而孙武则避祸,由齐奔吴。 公元前516年,吴国公子光使勇士专诸刺杀吴王僚,自立为王,即吴王阖闾。公元前512年,孙武见吴王,呈《兵法十三篇》,吴王任其为将军。银雀山汉墓竹简《见吴王》,记载了孙武对吴王论战及斩吴王姬的著名故事。孙武入吴后有采邑在富春。 据上述,孙武生活年代应约略与孔子同时。孙武入吴前后的512年,孔子四十岁,正游学于齐鲁之间。当时吴国从南方勃然兴起,数次击败楚国,并进入中原与晋、齐争霸。孙武之兵学,出现于此时,当非偶然。 从孙子的战略哲学中可以见到老子道家法自然以及藏势(以反求正)的哲学思想影响,但并不见明显的儒家影响。书中也有法术思想和阴阳术数思想的痕迹。 --------------- 梁玉绳《汉书古今人表考》云:田桓子无宇之子名书,字子占,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生凭,凭生武。迁吴,子明食采富春,为富春人。明生膑,归齐。《广韵》则以武为卫孙氏后。 古乐安,一说地在今山东广饶,一说地在今山东惠民。 2 孙子书中言战事注重车战而未言骑兵,此与后来的《孙膑兵法》明显不同。骑兵的大规模应用,是在战国中后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自匈奴引入新的战争技术。此后骑兵方兴而战车之用渐衰。 战国未秦昭王时,赵人楼缓为秦相,将骑战之术引入秦国。白起杂用步骑,成为一时之战神。《战国策》中记战国后期大战:“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车步骑混合编成,虽以步兵为主,但已大量使用骑兵。此种规模,在春秋时代之战争中则尚不能见也。 孙子书中描述战争规模,言“兵车千乘,带甲十万。”实际上,春秋时之战争规模也远未及此。清代学者姚惜抱曰:“春秋大国用兵,不过数百乘,未有兴师十万者也。况在阖闾乎?”齐思和言:“春秋之战争,规模均不过数万,至战国中期后始有用兵十万人以上之大战。” 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著名的城濮之战,乃春秋时代最重要之战争。然晋车亦不过七百乘,度其师众,不过二三万人而已。后来一些战争,如晋联鲁、卫伐齐之战,晋出兵车不过八百乘,总人数亦不过两三万人。春秋时虽然战争频繁,几乎年年有战,但当时战争之规模则均不大于此耳。 3 春秋时武士乃是贵族的世袭职业,野人无资格为武士。“武士”属于有爵位有田地之贵族之专业,故大国举国之公士(武士),不过数万人而已。入战国后,魏文侯在七雄中首先变法改制,将农夫(小人)编入武卒。扩大了军队来源,是以一时兵强天下,各国纷纷仿效。商鞅变法后,广征农夫从军,不再分其为野人、国人。有军功者则赐爵晋升为士族,兵源随之扩大,战争规模亦大大扩展。 ------------ 中国骑兵之兴起,早在春秋后期晋文公已见开始。战国初期《吴子·应变》:“起对曰能备千乘万骑。”《励士》:“武侯从之,兼东王不承,骑三千应。” 徐仲舒曾指出,战国初的强国为魏国,“魏国的军士称为武卒,是由经过严格选择的强悍有力的人充任。武卒受种种优待,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即不服徭役,又得到好的田地、房屋,因此,魏武卒的战斗能力很强,但是,这种制度有不可克服的弱点,这种弱点就是使用的期限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期限,这种兵就不能使用了,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荀子称为‘危国之兵’。”(徐仲舒) ----------------- 齐思和言:“及至战国之世,春秋之二百数十国混为战国六、七,各国皆幅员广阔,人口殷繁。孟子所谓:‘夏后、殷、周之盛,无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达乎四境,而齐有其人矣。’此则不惟齐为然,他国亦莫不如是。于是乎战争之规模始大。以言乎兵备,秦则‘战车千科,奋击百万’。赵则‘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齐则‘带甲数十万,粟如山丘’。其余诸强国,亦大率如是。 及其战也,赵之援魏,赵出车二百乘,武卒十万人。燕则起兵八万人,车二百乘。至若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赵师四十余万,则双方动员兵力至少在百万以上。” 至战国之末,秦王翦举六十万人以灭楚,则其规模

文档评论(0)

czy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