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哈盆自然保留区屍食性甲虫物种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环境与生态学院.PDFVIP

哈盆自然保留区屍食性甲虫物种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环境与生态学院.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盆自然保留区屍食性甲虫物种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环境与生态学院

國立台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報」第四卷第1 期(民國 100 年):17~34 哈盆自然保留區屍食性甲蟲物種生物 多樣性監測與氣候變遷之關係 1 2,* 黃文伯 、葛兆年 1國立臺南大學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2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 摘要 在台灣北部哈盆自然保留區亞熱帶的溪岸林地與溪床草地,以掉落式陷阱 調查結果,溪岸林地的甲蟲物種豐度與個體總數量皆比溪床草地多,溪岸林地 甲蟲物種多樣性與物種勻度亦比溪床草地高,兩種類型棲地所觀察到的甲蟲物 種組成相似度非常低,Wainstein’s Similarity Index(Kw)僅為3.95。誘餌掉落式陷 阱所吸引的物種數目與個體數目皆高於無誘餌之陷阱,但無誘餌掉落式陷阱的 多樣性指數與物種勻度則高於誘餌掉落式陷阱,兩種陷阱的物種組成相似度非 常低,Kw 值僅為4.11。被屍體誘餌所吸引的甲蟲有9科,選定7科42種屍食 性甲蟲做為長期監測物種。所監測的屍食性甲蟲物種組成在氣候變遷的影響 下,2006 年於溪床草地甲蟲物種數目比 2001 年多,但個體數目卻減少了 63.7%,多樣性指數與物種勻度也增加,兩年甲蟲物種組成僅有約1/7的相似 性。2006年與2007年溪岸林地屍食性甲蟲物種豐度皆低於2001年,2006和 2007兩年的個體數目分別減少了10%與14%,物種組成相似度(Kw)下降為49.0 與44.9,2006與2007年的物種組成相似性不到2/3。整體而言,對溫度敏感的 屍食性甲蟲物種組成結構及多樣性在五年間已產生明顯變化。 關鍵詞:氣候變遷、長期監測、生物多樣性、物種組成、屍食性甲蟲 * 通訊作者 E-mail :nien@tfri.gov.tw 17 環境與生態學報 壹、前言與文獻探討 昆蟲的生活史隨環境變化而產生變異,在非生物因素方面,一般被認為與土 壤基質和氣候條件相關,在氣候條件中環境溫度變化所產生的影響特別顯著 (Baldwin Dingle, 1986; Janzen et al., 1976; Coxwell Bock, 1995; Sparks et al., 1995; Sota, 1996; Blanckenhorn, 1997; Tatar et al., 1997) ,而在生物因素方面,則認 為競爭者與資源可利用的時間長度影響昆蟲習性與特徵(Sota, 1996; Smith Merrick, 2001) 。以動物性分解者的同功群群聚來看,動物屍體是動物分解者在營 養、生長與繁殖時的必要資源,屍體微棲地群聚最重要的成員是節肢動物,在屍 體上78%~90%的生物是由昆蟲綱的鞘翅目(Coleoptera) 、雙翅目(Diptera) 、膜翅目 (Hymenoptera) ,以及蛛形綱的真蛛目(Araneida)所組成(Payne, 1965; Johnson, 1975) 。以屍體肉塊或動物性組織誘集昆蟲,能反映季節氣候與地域環境不同下, 不同生態系的生物多樣性與物種適溫範圍特性,例如許多物種適溫範圍較窄,而 使得同一物種在不同生態系出現時間不同,因此有季節性的差異(Hwang, 2006) 。 如此,為了競爭有限的資源加上隨時間改變的可利用食物資源,導致生態棲位細 微分化與物種在各自生活史上擁有特別循環週期的根本原因(Masaki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