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世纪金榜》一轮复习核心梳理·提技能 2.1.1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判断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8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世纪金榜》一轮复习核心梳理·提技能 2.1.1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判断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世纪金榜》一轮复习核心梳理·提技能 2.1.1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判断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核心梳理·提技能 一 文言实词 记典例;会迁移;善代入;巧排除。 (一)文言实词常见类型   1.一词多义 这种情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二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 如: 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进行。 2.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但词义发生变化。 (1)词义扩大 即原来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皮”本义是指兽皮,现指“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如“头皮”“树皮”。 词义扩大的方法和种类: ①利用通感方法扩大。 例: ②由只表示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事物的整体。 例:   ③专有名称扩大到通用名称。 例: (2)词义缩小 即一个词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较宽泛变为较狭窄了。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之义,如今只有“劝说”之义。“让”在古代既可以表示“辞让、谦让”之义,又可以表示“责备”之义,如今只表示“辞让、谦让”之义了。 (3)词义转移 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币”古代指礼物,今义指“钱”;“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慢”古代是“怠慢”之义,今义与“快”相对。 (4)词义的强化、弱化 如“诛”,最初只是“责问、谴责”之义,后来有了“杀戮、杀死”之义,词义强化了;再如“怨”,古义表示仇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词义弱化了。 (5)感情色彩变化 词语 古义及感情色彩 今义及感情色彩 爪牙 武士 褒义词 坏人的帮凶 贬义词 乖 偏执 贬义词 听话,不闹 褒义词 谤 议论、批评别人的过错中性词 诽谤 贬义词   3.通假字 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在阅读时遇到如果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都解释不通的情况时,那么它可能就是通假字了。 4.词类活用 古诗文中,某个实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某些词在进入句子以后,它的词性可以改变,它的用法、意义也随之改变,这就是词类活用。   5.同义复词 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完全相同。它在修辞中是镶嵌的增字,目的是拉长音节,使语气更加充足,使语意更加充实。如《孔雀东南飞并序》中,“举动自专由”“会不相从许”,“专由”,就是说“自专”或“自由”,“从许”即“相从”或“相许”,此处也为同义复用。 6.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指古代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近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1)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用义偏在“异”,不在“同”。 (2)两个语素意义上相近。例如:“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并序》)句中,逼迫刘兰芝的是“兄”,“弟”只起陪衬作用。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7.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8.距关距通“拒”把守 9.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背叛 1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12.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嫌怨 13.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14.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 15.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16.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17.岁亦莫止莫同“暮”年末 18.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19.忳郁邑余侘傺兮 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20.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21.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22.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柔软而结实 23.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5.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名字后加的美称 26.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2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29.虽有槁暴有通“又” 30.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31.以为轮,通“煣”使弯曲 3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33.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34.一尊还酹江月尊同“樽”酒杯 3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 36.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37.畔主背亲畔同“叛”背叛 38.与旃毛并咽之 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39.空自苦亡人之地亡同“无” 40.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同“沾”。衿同“襟”。决同“诀”辞别 41.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