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第六节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5分)
题组一 对点练
1.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两句,诗人用“无言”和“一生开落任东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己无言,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意红”的英勇气概。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深刻。《窗前木芙蓉》是诗人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
答案 吕诗着重描写木芙蓉的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范诗写了木芙蓉的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此诗第四联“但有故人供禄米”,有的版本作“多病所需惟药物”,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但有故人供禄米”更好。此句表面上虽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说“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说“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诗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正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可见,此句包含着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
(示例二)“多病所需惟药物”更好。此句表面上说自己多病,唯一需要的就是药物,似乎再别无所求。但稍加揣摩,便能发现其中包含着诗人多少无奈。现在多病,确实急需药物治病,但药也无从得到。这点要求都达不到,还能说其他要求么?正是有对现实的绝望,才有后文“微躯此外更何求”的愤慨。
3.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注】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煞人。
(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 虚:废墟。
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的前提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张说《邺都引》画线的两句诗的意思是,“城郭”和“西园”已沦为废墟,标志着魏武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只有明月依旧,却照不见曹操在西园“夜接词人赋华屋”,强调的是世事沧桑变化,抒发的是世事无常、生命短促的感慨。第二段诗中画线句子是说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长久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虽然抒发的是作者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基调是“哀而不伤”的。
答案 “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的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2013年考点19 报告和科普文章.doc
- 2018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2013年考点20 作文.doc
- 2018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2013年考点24 文学名著.doc
- 2018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2013年考点22 文化经典.doc
- 2018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2013年考点25 浙江选修IB.doc
- 2018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2013年考点4 辨析并修改病句.doc
- 2018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2013年考点3 词语(包括熟语).doc
- 2018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2013年考点5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doc
- 2018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2013年考点8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doc
- 2018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 2014年考点1 字音.doc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四部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散文阅读-2.doc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四部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散文阅读-3.doc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四部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散文阅读-5.doc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四部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散文阅读-6.doc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四部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散文阅读-7.doc
-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三 提炼语意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图文转换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五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四部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散文阅读-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