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届高三人教版语文一轮备考复习演题巩固:第3章 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 专题本训练共16题,共88分,训练时间88分钟。
一、规范题(22分)
(一)(湖北协作体联考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客 游
[唐]李 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BE )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C.“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年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解析]B“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错,应是“暖”和“悲”形成对比。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错,“老”是“总是”的意思,突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长,表现了诗人羁旅漂泊和怀才不遇的凄楚与痛苦。答B给3分,答E给2分。
2.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答:示例: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异:杜诗描写沦陷后长安的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李诗主要是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
[解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的是战争已经持续了很久,家中亲人的消息值得上万两黄金,表达了诗人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家书抵万金”引起了很多遭遇离乱的人的深深共鸣。“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这两句是说诗人想效仿古人,以求入朝为官却始终不能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由此可得二者异同。本题共6分,分析相同点2分,分析不同点4分。
(二)(河南新乡市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11分)
河 湟①
杜 牧
元载②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③,忽遗弓剑④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①河湟,吐蕃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宪宗曾锐意收复河陇,却不及西征,猝然而逝。诗人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主张讨平藩镇割据,抵御外族入侵。②元载(唐代宗时宰相),对西北边防多方筹措,后因事诏令自杀。③晁错对于削藩提出很多好的建议,汉景帝听信谗言错杀了他。④《水经注》:“……有黄帝冢,帝崩,惟弓剑存焉。”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CE )
A.本诗以异族占领的土地——“河湟”为题目,十分醒目,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B.元载与晁错的主张和遭遇颇为相似,诗人叙其事,表达对他们的推重和惋惜之情。
C.二、四句相承,以黄帝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流露出诗人对其猝然而逝的嘲讽之意。
D.河湟百姓身着异族服装,处境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却没有被征服,永为汉臣。
E.“虽”和“尽”两个虚词用得极妙,一抑一扬,侧面写出了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
[解析]C前四句抒发了对于河湟迟迟不能收复的感慨,所以,对于主张收复失地的宪宗之死,诗人流露出的是叹惋之情。E应为正面写出了百姓的浩然正气。5分,答C给3分,答E给2分。
4.本诗尾联颇受称道,请简要赏析。(6分)
答:示例:①抓住富贵闲人陶醉于从凉州传来的轻歌曼舞这一细节,揭露他们的醉生梦死之态,与“白发丹心”的河湟百姓对比,让人产生无尽的感慨。②尾联将满腔抑郁不平之气故意以旷达幽默之语写出,不仅加强了讽刺的力量,而且使全诗显得抑扬顿挫,余味无穷。
[解析]正确理解“唯有”一词的内涵是答好本题的关键。6分,每个要点3分。
二、经典题(22分)
(一)(河北石家庄市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11分)
归 嵩 山 作
王 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5.下列对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 17-18 版第2节 考点4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 17-18 版第2节 考点5 诗歌比较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八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7-18版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17-18版 第1节 Ⅱ.学——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方法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17-18版 第2节 考点1 文言断句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17-18版 第2节 考点2 识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17-18版 第2节 考点3 概括分析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17-18版 第2节 考点4 文言翻译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17-18版 第1节 Ⅰ.补——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知识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17-18版 第2节 隐性考点 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9届高三人教版语文一轮备考复习演题巩固:第3章 专题3 考点1 附录+Word版含解析.doc
- 2019届高三人教版语文一轮备考复习演题巩固:第3章 专题3 考点2 附录+Word版含解析.doc
- 2019届高三人教版语文一轮备考复习演题巩固:第4章写作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9届高三人教版语文一轮备考复习演题巩固:第3章 专题3默写名句名篇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9届高三人教版语文一轮备考复习练习:20传记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9届高三苏教版语文一轮复习真题与模拟讲义: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答案 .doc
- 2019届高三苏教版语文一轮复习真题与模拟讲义:专题九 名句名篇默写 Word版含答案 .doc
- 2019届高三苏教版语文一轮复习真题与模拟讲义:专题三 提炼语意 Word版含答案 .doc
- 2019届高三苏教版语文一轮复习真题与模拟讲义:专题七 文言作品阅读 Word版含答案 .doc
- 2019届高三苏教版语文一轮复习真题与模拟讲义:专题五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Word版含答案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