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6卷第5期 土 工 基 础 Vbl.26No.10
2012在104 Soil Foundation
Eng.and Oct.2012
中国华能集团某办公楼关键节点弹塑性分析
莫绍冰1,丁 为2,周忠发3,张燕平3,沈莉3
(1.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
100007;2.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人才基地建设管理中心,北京
3.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5)
摘要:华能集团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办公楼东侧结构单元,采用混合结构体系(局部6—15轴至6—19轴为四层顶
托柱转换)。因造型奇特,受力复杂,结构存在多处关键构件,如悬挑桁架与剪力墙核心筒连接处节点、球形办公室
与支撑桁架连接节点等,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利用ABAQUS分析软件,对这些关键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在大
震工况下对关键节点的性能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下,各关键节点除局部单元出现塑性外,
节点的整体性能处于弹性状态,满足大震不屈服的抗震性能要求。
关键词:混合结构;节点弹塑性;ABAQUS
中图分类号:TU3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152(2012)05—0035—05
为其他类似工程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具有一
1 工程概况 定的工程意义‘14]。
中国华能集团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办公楼地下两 2有限元模拟
层,地上裙房两层,主楼十六层,总建筑高度75m。
办公楼东侧结构单元,采用混合结构体系(局部6— 2.1材料本构
15轴至6—19轴为四层顶托柱转换),东侧落地核 材料考虑为非线性材料,钢材为Q345B,弹性
心筒是由十六根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斜撑组成的钢筒 模量为206000
N/ram2,泊松比为0.3,塑性参数用
体,五、六层框架柱为斜柱转换。 双折线随动强化,屈服强度为345MPa,抗拉强度为
为实现建筑独特的造型,东侧落地钢管混凝土 448 N/
柱一钢支撑筒在三层顶板处设置与相邻建筑内筒相 mm2,泊松比为0.3,塑性参数用双折线随动强化,
连的4.4m高转换钢桁架承托上部不落地的六根 屈服强度为400MPa,抗拉强度为480
MPa;计算分
框架柱及通高幕墙和装饰墙。并在十四层屋顶设钢 析中,设定钢材的强屈比为1.2,极限应变为0.025。
桁架承担上部装饰架及屋顶幕墙。标准层在七层、 型钢梁的混凝土为C40,弹性模量为32500N/
_|-层、十三层交错设置一层球形办公室,采用桁架悬 ITlm2,泊松比为0.2,型钢柱及剪力墙的混凝土为
挂在最东侧钢管混凝土柱一钢支撑筒外。 C50,弹性模量为34500N/ram2,泊松比为0.2。混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建筑场地类别为III 凝土本构模型采用弹塑性损伤模型,该模型能够考
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虑混凝土材料拉压强度差异、刚度及强度退化以及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
g。 拉压循环裂缝闭合呈现的刚度恢复等性质。结合
本工程中三层及十四层悬挑桁架与剪力墙核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C的建议曲线,给出本
心筒节点、球形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外优秀女子铅球优秀运动员关键运动技术参数的比较研究.pdf
- 中澳关系为何由"冷"转"热"——从澳大利亚方面的考察.pdf
- 中巴关系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pdf
- 中巴建交六十年双边关系回顾与思考.pdf
- 中俄能源关系合作主题与竞争变奏.pdf
- 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关键课程衔接研究.pdf
- 中国A股市场行业板块间领滞关系的动态变化实证研究.pdf
- 中国城镇化的科学理性支撑关键——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综述.pdf
- 中国大众媒介建构的日本与韩国——基于《人民日报》与《文汇报》关于日韩报道的分析(1996-2010).pdf
- 中国地方府际关系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基于"市管县"体制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