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课件: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考场罗盘针)2.pptVIP

201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课件: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考场罗盘针)2.ppt

  1. 1、本文档共1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课件: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考场罗盘针)2

【典例24】 (2010·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定 林①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 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考查,难度不大,从诗歌中“云”和“宿”,“月”和“寻”的比对使用,即可得到答案。 【参考答案】 “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作答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类试题时:  熟记并能正确使用各类修辞手法,掌握各修辞手法的特点,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价修辞手法在诗歌中塑造形象、表现情感所起到的作用。  作答时,首先指出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对该修辞手法进行阐释,最后指出该修辞手法在表达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内容主旨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三、鉴赏诗歌中的表现手法  诗歌中的表现手法主要有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直抒胸臆等。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典例25】 (2010·全国卷Ⅰ)(阅读文本见【典例21】)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手法和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从注释看,作者“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可知作者借素蝶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尾联表达了希望得到别人赏识的愿望。从题目看,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而咏物诗往往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参考答案】 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表达了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的情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典例26】 (2010·湖北高考)(阅读文本见【典例6】) 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手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考查,且题目明确指出对比衬托的手法,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白对比和衬托的特征,对比的双方地位平等,而衬托有主有次;其次,要从词中找到运用对比和衬托的例子;再次,分析词是怎样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最后,分析其作用。如:通过写“群仙”“月姊”“风姨”衬托“织女”的幸福。 【参考答案】 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1.象征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以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   例如:“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牡丹”象征富丽等。 2.托物言志 即借助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又叫感物抒怀。 3.借景达情 手法主要有:(1)侧面烘托;(2)以景衬情(景);(3)动、静景或动静景结合或动静景相互映衬;(4)塑造意境、渲染氛围、抒发情感;(5)虚实结合;(6)卒章显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