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诗歌阅读必备)考前指导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三案一体复习学案(修订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三案一体复习学案(修订版)
A预习案
抒情手法
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间接抒情? 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情与景的关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缘情布景、触景生情、以景结等)、情与物的关系{ 托物言志(寄物寓意、借物抒怀)、托物说理等 }、情与事的关系(怀古喻今或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作用:可以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情与景的关系
??(1)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故乡明月”表“乡思情”,“松风山月”表“隐逸情”,“寒林残月” 表“诗人的忧愁”,“中秋圆月” 表“相思情苦”,“长亭折柳” 表 “惜别情”,“空城落花” 表“对国势衰危的哀叹”,“风雨落花,双燕孤飞” 表 “闺怨情”,“江湖扁舟,月落乌啼” 表 “诗人的羁旅之苦”,“梦后酒醒,烟柳断肠” 表“悲欢离合情”,“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 表 “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如梦令》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2)情景交融
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包括四种形式,一是寓情于景,二是缘情写景,三是以景结情,四是触景生情。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A寓情于景:是意境创设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的景往往是情的触媒和载体,情则是景的命脉和灵魂;情傍景生,景依情活,至于触及到的是什么景,寄托的是什么情,则因人、因时、因境而异。当诗人不直接抒情而寄寓景物时,就要求所选择的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相契相通。如果景是“形”,情是“神”的话,那么这“景中之情”最好“形神兼备”。如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开头两句凭高远眺,所见之林自然是平的。而且显示出山林的广远,弥漫在一片冥蒙的烟景中。山是青绿色的,在“暝色入高楼”的时候,这山的颜色应是暗淡的,说“碧”已够奇妙,可是又说这碧山在伤心。山是自然界的景物,它本无知,是把人的感情移到了山上,这山便有生命、有感知而人格化了。寓情于景,比径直抒情,其情岂不更深。
?B缘情写景(缘情布景):缘情写景,情非景引,乃是情于景先,情缘于心,因情选景,寄情于景,细加描绘,以情染景,景由情出,情傍景生,情景交融,水乳难分。景物一旦着上了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也就意象化了,情中出景,景中寓情。如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情起“思乡之悲”,以悲为“脉”布景,鸡声、茅店、残月、人迹、板桥、寒霜六种景物递进铺排,构成一幅静寂清冷之画景,极尽渲染早行空旷与孤独之感,似无人之境,而人在其中,不明言愁,却愁思满纸。充分展现“客行悲故乡”之愁情。
C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 李白两首送行诗结尾,一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说:“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前者说,船行已远,到了水天相接的地方,看不见了。这时只望见长江奔流到天际。后者说,挥手告别,马鸣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重庆的第一份答卷令人欣慰!.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靠什么铲除“身边人”腐败空间?.doc
- 2012湖南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作文.ppt
- 2012湖南高考满分作文 那手,那人,那心.doc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1.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1.1 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1.5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1.5.1 扩展语句(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1.2 字形(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 2012版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1.5.2 压缩语段(新人教版·湖南专用).ppt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诗歌阅读必备)考前指导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描写手法(一)三案一体复习学案(教师版).doc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诗歌阅读必备)考前指导高考古诗炼字题的十个切入点.doc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诗歌阅读必备)考前指导高考攻坚: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说.doc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诗歌阅读必备)考前指导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顺口溜.doc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诗歌阅读必备)考前指导高考语文备考:完美搞定古诗词.doc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诗歌阅读必备)考前指导高考语文:抓四大要点 除古诗词“拦路虎”.doc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诗歌表现手法”鉴赏教案.doc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专题检测卷12古代诗歌鉴赏.doc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古代诗歌鉴赏·鉴赏作品的形象.doc
- 2012高三语文《核心考点》第三部分诗歌阅读考点(鉴赏与评价)考前指导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