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西南交通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梁工程-西南交通大学

第6章 桥梁工程 6.1 桥梁的地位与发展 6.1.1桥梁的地位 建立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不仅对于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和促进经济的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公路、铁路、城市和农村道路交通以及水利工程等建设中,为了跨越各种障碍(如河流、沟谷或其他线路等),必须修建各种类型桥梁与涵洞,因此,桥涵是陆路交通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上,桥涵的造价一般占公路总造价的1020%,在国防上,桥梁是交通运输的咽喉,特别是战时,即便是高技术战争,桥梁工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为了保证已有公路的正常运营,桥梁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 桥梁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等综合国力的体现,而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历史、人文等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建筑,可以说桥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并引进了当时的先进桥梁技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桥梁建设的黄金时期。在学习发达国家创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建设造就了中国桥梁的崛起和20世纪90年代的腾飞,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和业绩。可以说中国桥梁已走上了复兴的道路,正在从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迈进,有希望在21世纪的自主创新努力中重现辉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桥梁工程无论在建设规模上,还是在科学技术水平上,均已世界先进行列。各种造型美观、功能齐全的立交桥、高架桥和城市高架道路,横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特大跨度桥梁,如雨后春笋建成。目前,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实施,几十公里长的跨海、海峡大桥,新发展的城郊高速铁路桥与轻轨运输高架桥等宏伟工程已经逐渐开始建设。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国广大桥梁工程技术与科学工作者将不断面临着设计和建造新颖、复杂桥梁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图6-1安澜桥 古代的桥梁主要以木材、石料和铁链以及用枯土烧制的砖作为建筑材料。保留至今的古代桥梁主要有石拱桥、石梁桥和铁链桥。我国保存至今的古代桥梁足以说明我国古代桥梁工程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举世闻名的赵州桥是世界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单孔圆弧石拱桥,尽管经历了近1400年,至今仍能正常使用。此桥建成于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由李春所建,桥全长64.40m,宽9m,拱的矢高为7.23m,拱的净跨37.20m。由于拱圈两肩上各设两个跨度不等的腹拱,不仅减轻了桥身的自重、节省了石料.而且提高了其泄洪能力、使其造型更加优美。赵州桥的结构设计完全符合现代拱桥结构设计的原则,其结构的受力非常合理。除赵州桥外,我国现存还有建于816~819年的苏州宝带桥和建成于1192年的卢沟桥(均为多孔石拱桥)以及颐和园内的玉带桥和十七孔桥等。这些富有民族风格的古代石拱桥不仅结构构思巧妙,而且艺术造型丰富多采,桥梁建筑艺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图6-2十七孔桥(颐和园内) 除石拱桥外,我国尚保存有世界上最长的石梁桥,建于1053-l059年的福建泉州的万安桥。此桥现长达834m,以磐石遍铺桥位江底为桥基,在其上养殖海生牡蛎使江底磐石胶固成整体,然后在磐石桥基之上垒纵横石条成桥墩,再架设石梁.每孔花岗岩石梁有7根,每根梁高约0.5m,宽0.6m,长约12m。万安桥开现代筏形基础之先河,创世界绝无仅有之造桥方法,成就惊人。建于1240年的福建漳州虎浪桥是现存的又一座令人惊奇的石梁桥。其全长为335m,共25孔,桥宽5.6m,跨径大小不一,最大石梁长23.7m,宽1.7m、高1.9m,重达207吨。据史料记载,如此重的巨大石梁是利用潮水涨落浮运架设,足见我国古代工匠的聪明和智慧。 图6-3 万安桥 我国西南地区山高林密,坡陡谷深,早就建有悬索吊桥,迄今至少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早期以竹、藤为悬索和吊索,称为竹索桥或藤索桥。春秋战国时期拥有冶铁、锻铁技术之后,逐渐以铁链作为悬索和吊索,称为铁链桥。这类桥是现代斜索桥和斜拉桥的原始桥型。霁虹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铁链桥之一。位于云南水平的“澜沧古渡”。横跨澜沦江,自汉朝就建有竹索桥,1465-1487年改建为铁链桥。桥全长为113.4m,桥宽3.7m,净跨径为57.3m,全桥共18条铁链,2条扶栏铁链,每侧各一条,12条承重底铁链.锚固于两岸的桥台上,底铁链上铺设纵横木板,此桥至今仍在使用。此外保留至今的尚有建于1706年的四川泸定横跨大渡河的铁链桥,净跨100m,桥宽2.8m,由13条铁链组成。 图6-4 泸定桥 国外保留至今的古代桥梁大多为石拱桥。最为著名的一座是位于法国南部尼姆附近,始建于公元前19年古罗马时代的加尔德输水桥。全桥由三层圆弧拱组成,底层和二层分别有6孔和11孔大拱,顶层为36孔小拱,拱上支承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