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语文二轮人教版必修三配套练习:第5课 杜甫诗三首.docVIP

2015高中语文二轮人教版必修三配套练习:第5课 杜甫诗三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高中语文二轮人教版必修三配套练习:第5课 杜甫诗三首

第5课 杜甫诗三首 ——诗圣的忧思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凋零/尾大不掉 萧瑟/哀猿长啸 丛菊/流水淙淙 B.砧板/饮鸩止渴 潦草/穷困潦倒 朔漠/横槊赋诗 C.千载/怨声载道 江渚/锱铢必较 明妃/杞人忧天 D.歌曲/是非曲直 和诗/群山万壑 霜鬓/文质彬彬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B.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 C.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察看 D.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 3.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丛菊两开他日泪 B.万里悲秋常作客 C.百年多病独登台 D.潦倒新停浊酒杯 6.名句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杜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________”。在诗歌艺术上,他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________”的风格。后人专称其为“________”。 二、课内文段阅读 7.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歌首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人开篇描绘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登高》,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有人评论“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你简要阐述一下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法一练——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笔法。在《蜀道难》中,作者三次发出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就是典型的直接抒情。“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也是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在这首诗中,作者是采用什么方式来抒发感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C 3.B 4.D 5.C 6.(1)丛菊两开他日泪 (2)塞上风云接地阴 (3)群山万壑赴荆门 (4)万里悲秋常作客 (5)诗史 沉郁顿挫 诗圣 7.“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目的在于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从侧面以环境烘托王昭君的形象及性格。 8.诗人仰望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9.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前两句写的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后两句紧承前面表达了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