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pptVIP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的思想内容。要通过对两首诗的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来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两首诗歌都是写景记游诗。《游山西村》通过写农村丰收之年的待客情形、山间水畔的明媚风光、古老的乡土民俗以及自己乘月拄杖夜游,表达了自己对淳朴民风、民俗的热爱。其中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流传的哲理名句。《西村》则侧重写了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此地乡村风景的热爱。 答案 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风民俗。 ②《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离京口作 苏 轼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1)有人说这首词的上片可用“朦胧”一词概括,请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醒后情景,柳永的《雨霖铃》中也有,试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词人酒醒之后,眼前景色朦胧:月色微微,云彩轻轻。②此时词人意识朦胧:记得饮酒高歌,怎么又到船上了呢?③词作营造的意境朦胧:回望烟雾迷蒙的京口,仿佛梦之初醒,巧妙烘托出醉醒后的心境。 (2)①手法不同:柳词状写想象之景,是虚写;苏词状写眼前之景,是实写。②诉说的内容不同:柳永是向情人诉说“千种风情”,苏轼是向朋友和亲人倾诉羁旅之“梦”。 第一节 高考真题与教材联想 ——诗歌鉴赏莫畏难 教材里面找答案 高考语文试题很具有导向性,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与教材结合更为紧密。从高考的语基、阅读、语言综合运用、作文等题目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试题与教材的结合点,尤其是作为复习重点与难点的古代诗歌鉴赏更是如此,即“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因此,本节就高考真题与教材联想相结合,让同学们在复习诗歌鉴赏时,化难为易,学会从教材里面找答案。下面就拿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与教材中的诗歌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方法借鉴、类题解析的方式帮助同学们做好诗歌鉴赏的复习。 高考真题 教材联想 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 《庄 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篇目 方法借鉴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类题解析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阴雨、空林、迟来的烟火,农家早炊与田头野餐,水田白鹭飞行,夏木黄鹂鸣啭的山水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田园风光的喜爱。 (2)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争席”与“海鸥相疑”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淡泊自然的情感。 鉴赏诗歌形象之景象 1.景象与意象的区别:景象是指客观物象的组合。意象是主客观的统一。 2.概括景象三步骤: ①指出景物。②抓景物关键词,如动词,形容词等。③描绘景象。 3.归纳作用四要点: 铺垫蓄势,渲染氛围,表达情感,突出主旨。 ?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用典 1.用典概念: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2.用典四作用: ①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②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③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④简洁精练,含蓄蕴藉。 解析 (1)首先要整体把握诗词,读懂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