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1.doc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1

《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金与南宋的对峙》,该课题教材为人教版,内容为最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八课》的内容。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本课地位: 本单元从契丹国(辽)建立起至宋金议和,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 本课介于“辽宋夏金元时期”中间,上承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下接第九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紧接着就是元的统一了。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存,特点是时战时和。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文化,同时,各民族之间不断争战,民族交融的进程加快。女真族建立的金,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并和占据江南的南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因此,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金的发展及其与辽、宋的关系。  本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1、女真族的崛起; 2、金灭辽及北宋; 南宋的偏安。 二、依据学情说目标 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缺乏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唐朝统治瓦解后,分裂割据局面又一次出现。宋、辽时期政权并立,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上册已经学习了南北朝时期,对民族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为此,我的分析与对策是 1、学生好奇心强,对知识的渴求旺盛,已不单纯满足教师对课文的简单重复。故教师应遵循新课程的要求,采取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对课文灵活处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系统全面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对历史学科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都较高。这一课所涉及的许多内容都是耳熟能详的,学生普遍感兴趣。  3、学生仍偏重于形象思维,对史实的理解尚缺乏正确的认识,还需要教师引导才能转化为正确的认识。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逐步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   依据教学说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生本课堂“三学小组”模式,总的来说效果还不错。主要表现在: 1.学生能主动学习,参与率高; 2.讨论热烈,兴趣浓厚; 3.学生发言积极,发言面广; 4.自认为板书设计科学合理 5.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落实了“生本 ”课堂理念。 不足之处: 1.交流过程中有点小疏忽; 2.没有充分预计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合作交流中组长的组织能力等。 我的说课结束,敬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