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题36分练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选择题36分练4

高考选择题36分练(4) 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分子同一条链上的碱基A与T通过氢键连接 B.胆固醇是对细胞有害的一类物质 C.抗利尿激素会促进人体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D.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答案 C 解析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A和T通过氢键相连,A项错误;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对细胞无害,B项错误;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D项错误。 2.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其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疏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亲水尾部组成 B.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 C.用离心方法能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原因仅是两个结构的大小不同 D.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水、丙酮酸、葡萄糖、ATP、核苷酸、氨基酸 答案 B 解析 F0-F1颗粒物的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用离心方法能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原因仅是两个结构的相对质量不同;线粒体基质中不含有葡萄糖。 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B.短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海马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但病毒可能侵入机体细胞 D.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仍可作信号分子作用于另一靶细胞 答案 D 解析 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维持内环境稳态也需要其参与,因为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A项正确。短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海马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故B项正确。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不能进入宿主细胞,但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能侵入机体细胞,故C项正确。激素一旦作用于靶细胞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故D项错误。 4.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诱杀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杀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答案 D 解析 据[SX(]种群密度(数量) 释放总数[SX)]=[SX(]重新捕获数 重捕中被标记数[SX)],则种群密度=重新捕获数×释放总数÷重捕中被标记数,即重新捕获数/a,在本题中即为诱杀总数/a;比较同一灯高0.8 m(或1.3 m),随着距离加大,回收率即标记个体占释放总数的比例降低;对比同一灯距,可看出灯高0.8 m的回收率要高于1.3 m的回收率,所以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高度有关,与灯的密度也有关;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成年个体所占的比例,从而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 5.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答案 B 解析 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项错误;c中碱基对发生变化,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B项正确;在减数分裂中交叉互换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项错误;基因的首端存在启动子,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D项错误。 6.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有1/2000的概率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若用XA和X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亲本红眼雄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 B.亲本白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