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全套系列六 法学专业 开题报告 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架构_精品
法学专业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专 业 法学
论文起止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教学院长(签名)
本表一式三份,学生本人、指导教师、所在学院(部)各一份
一、课题名称及来源:
课题名称: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架构
来源:自拟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生态发生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靠口传身授的文化正在不断流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活动和实物遭到毁弃或者流失国外。因此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标志着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基本达成了共识。为了适应这一国际趋势,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我国应该架构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保护。
在国内,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就“文化遗产日”的设立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2007年的立法计划,这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各地也颁布了一些地方性的保护法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由文化部门主管上升为政府主导,由局部、零散、自发的工作状态步入全面、规范、有序的轨道,将在2005年—2008年普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国家和省、市、县四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问题: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如何保护才是较为有效和可行的法律途径。本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主要基于我国的背景和条件,同时适当参考和引证世界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和做法,力图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提供理论参考。
研究意义:
首先,通过研究可以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深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紧迫感;其次,为我国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提供理论指导,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最后能够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使我国的法律体系更趋于完备。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是现在法律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减小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的特点及立法建议》一文中主要分析了该《草案》的法律特点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陈庆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说应参照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状况,认真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制定出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对策。
在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根源于日本在1950年通过的《文化财保护法》这部法律中第一次提出了“无形文化遗产”的概念,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内涵,并且制定了各国政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维权范围和职责定位。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要求达到的深度:
主要研究内容:
问题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问题二:国内外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问题三: 现有的《知识产权法》《文物保护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架构
问题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构想
研究内容要求达到的深度:
针对问题一: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我们进行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首要环节和开篇工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本文采用此定义,突破了观念层面的束缚,使研究视角更为宽广,理念更为革新。
针对问题二: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在亚洲,日本、韩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成了独特有效的保护办法。在西方,特别是西欧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对整体、活态的保护,有很多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根据国外的经验和启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规范化问题的浅谈_精品.doc
- 毕业论文,燕京啤酒财务报表分析_精品.doc
- 毕业论文---液压折弯机PLC控制系统的设计_精品.doc
- 毕业论文---平面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_精品.doc
- 毕业论文---液压系统泄露问题探讨_精品.doc
- 毕业论文---校园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_精品.doc
- 毕业论文(设计):工艺装备课程设计_精品.doc
- 毕业论文---火锅营销策略分析_精品.doc
- 毕业论文--110KV牵引变电所防雷设计_精品.doc
- 毕业论文--5000td水泥熟料预分解窑烧成车间的工艺设计_精品.doc
- 2023年11月浙江省龙泉市教育系统2024年引进21名紧缺急需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docx
- 常见药物作用、禁忌及急救用药知识试卷.docx
- 2023年11月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第二批)7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措施知识试卷.docx
- 肠内营养患者护理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试卷.docx
- 中国PH与ORP通用传感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PM2.5监测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PID气体检测仪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PON光时域反射仪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