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日 理解文言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doc

2018年4月2日 理解文言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4月2日 理解文言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

中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7年中考湖北荆州卷】古诗文阅读。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①。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②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③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④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注释】:自矜自夸。释担放下担子。颔点头。忿然气愤的样子。 (选自《归田录》卷一,有删节) 1 ) A.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渡) B.无从致书以观(致:得到) C.走送之(走:行走) D.礼愈至(至:周到)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弗之怠 C.益慕圣贤之道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下面对《行路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 C.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 D.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4.下面对《送东阳马生序》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嗜学”与“家贫”这一尖锐矛盾写起,初步展现了作者勤奋学习的态度。 B.文章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作者不畏艰辛、刻苦学习的精神。 C.文章用先达的骄矜暴躁与自己的虔诚恭敬对比,反映了品德修为重于求学的道理。 D.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求学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意在勉励青年学子要刻苦读书。 5.下面对《卖油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从卖油翁娴熟的技艺中获得启示,练就了举世无双的箭术。 B.卖油翁虽有高超技艺,却不被承认,遭到康肃公嘲笑,最后还被赶走了。 C.陈康肃公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他不仅待人谦和礼让,还虚心向别人学习。 D.卖油翁是一位民间高人,他有一手绝活,还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悟出道理。 6.用“/”给《卖油翁》中画线句子断句。(划三处) 以 钱 覆 其 口 徐 以 杓 酌 油 沥 之 自 钱 孔 入 而 钱 不 湿。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6.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7.我站在旁边伺候,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试题分析】 1. 2. 如何辨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辨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首先要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确定文言词语在该句子中的词性,再通过分析比较该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意义。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名词作动词。如“恐前后受其敌”中的“敌”,在这里作动词,意思是“攻击”。 2.形容词作动词。如“有龙则灵”中的“灵”,在这里作动词,意思是“成为灵异的水”。 3.名词作状语。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在这里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4.动词作名词。如“尔安敢轻吾射”中的“射”,在这里作名词,意思是“射箭的本领”。 5.使动用法。如“非学无以广才”中的广,在这里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增长”。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归田录》,有删改) 碎金鱼 陈尧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