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复习训练 专题6 文言文阅读.docVIP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复习训练 专题6 文言文阅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复习训练 专题6 文言文阅读

专题六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黄裳,字文叔,隆庆府普成人。少颖异,能属文。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巴州通江尉。益务进学,文词迥出流辈,人见之曰:“非复前日文叔矣。”时蜀中饷师,名为和籴,实则取民。裳赋《汉中行》,讽总领李蘩,蘩为罢籴,民便之。改兴元府录事参军。以四川制置使留正荐,召对,论蜀兵民大计。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时光宗登极,裳进对,谓:“中兴规模与守成不同,出攻入守,当据利便之势,不可不定行都。富国强兵,当求功利之实,不可不课吏治。捍内御外,当有缓急之备,不可不立重镇。”其论行都,以为就便利之势,莫若建康。其论吏治,谓立品式以课其功,计资考以久其任。其论重镇,谓自吴至蜀,绵亘万里,曰汉中,曰襄阳,曰江陵,曰鄂渚,曰京口,当为五镇,以将相大臣守之,五镇强则国体重矣。除太学博士,进秘书郎。裳久侍王邸,每岁诞节,则陈诗以寓讽。初尝制浑天仪、舆地图,侑以诗章,欲王观象则知进学,如天运之不息,披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异域而未归。其后又以王所讲三经为诗三章以进。王喜,为置酒,手书其诗以赐之。王尝侍宴宫中,从容为光宗诵《酒诰》,曰:“此黄翊善所教也。”光宗诏劳裳,裳曰:“臣不及朱熹,熹学问四十年,若召置府寮,宜有裨益。”光宗嘉纳。裳每劝讲,必援古证今,即事明理,凡可以开导王心者,无不言也。裳为人简易端纯,每讲读,随事纳忠,上援古义,下揆人情,气平而辞切,事该而理尽。笃于孝友,与人言倾尽底蕴。耻一书不读,一物不知。推贤乐善,出乎天性。嘉定中,谥忠文。子瑾,大宗正丞兼刑部郎官。孙子敏,刑部郎官。 (节选自《宋史·黄裳传》) (2015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二,4;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单项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益务进学       务:致力于。 B.谓立品式以课其功 课:表彰。 C.光宗诏劳裳 劳:慰劳。 D.下揆人情 揆:揣测。 解析:B项,课:考核。 答案:B (2015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二,5;文言文断句;B;单项选择题)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B.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C.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D.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解析: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来判断。根据句中“国子博士”“宰相”“上”等专用名词可知,前面均应断开,排除A、C两项。根据语意可知,“进拟”为一个词语,意为“准备提拔”,不可断开,排除B项。故选D项。 答案:D (2015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二,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单项选择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裳爱读书,以不读书感到可耻,他写的文章高出同辈人一筹,受到当时人的夸赞。 B.黄裳体恤百姓,他作《汉中行》,希望李蘩罢除“和籴”之法,让老百姓得到便利。 C.黄裳关心国家安危,他写了一封奏疏给皇帝,进言富国强兵的方法,设立重镇建立行都的意义等。 D.黄裳善于讽谏,他曾制作浑天仪、舆地图来劝喻嘉王,后又写诗进献嘉王,嘉王非常高兴。 解析:C项,黄裳并非上奏疏,而是进谒并答对。 答案:C (2015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二,7;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B;古文翻译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王观象则知进学,如天运之不息,披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异域而未归。 (2)裳每劝讲,必援古证今,即事明理,凡可以开导王心者,无不言也。 参考答案:(1)想让嘉王看了天象就知道要使学业有进步,就像天地运行一样不停止,打开地图就能想到祖宗的疆土有一半被异族攻占,至今还没有收复。 (2)黄裳每次讲学,必定援引古代事例论证今天的事情,面对眼前事物说明道理,凡是可以用来启发劝导嘉王之心的,(他)没有不说的。 参考译文:黄裳,字文叔,是隆庆府普成县人。少年时聪颖奇异,擅长写文章。考中乾道五年进士,调任巴州通江尉。(在任上,)更加致力于学习,文章诗词远远超出同辈,人们见到他说:“不再是以前的文叔了。”当时蜀地发放军饷,名义上是和籴,实际上是取自百姓。黄裳创作《汉中行》,讽刺总领李蘩,李蘩因此停止和籴,百姓于是得到便利。改任兴元府录事参军。因四川制置使留正推荐,召入朝进见,讨论蜀地军民大计。晋升为国子博士,因母亲去世离职。宰相打算提拔他人,皇上问黄裳在哪里,赏赐(他)七十万钱。守孝期满,又被征召。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