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复习训练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docVIP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复习训练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复习训练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注:红情、绿意:剪彩为红花绿叶,即春幡,可以戴在头上。花信: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幽素:幽情素心。 (2015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二、8;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简答题) 1.“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这两句词的意思是什么?分析其在全词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夕阳不肯轻易落山,东风又带来了春的讯息。切合“除夜立春”的题意,表达辞旧迎新之意。抒发了作者对即将逝去的一年的恋恋不舍,和对新年到来的感慨。 (2015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二、9;筛选文中的信息;C;简答题) 2.全词从哪三个方面反衬了词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参考答案:初春之美景,东风应期而来。他人之欢乐,剪裁花叶,热闹守夜。昔日之温馨,伊人擘柑。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咏雪奉呈广平公 黄庭坚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2015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二、8;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D;简答题) 1.诗歌第二联是如何描写雪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通过叠词和视听结合来描写雪。表现了雪忽大忽小、忽整忽斜、漫天飞舞的景象,表现了环境的宁静,雪花优美的姿态,增添了诗歌的韵味。 (2015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二、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简答题) 2.尾联蕴含什么哲理?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寒冬不会阻止春天的到来。尾联描写雪花尽情飘落,春寒彻骨,也不妨碍日后桃李盛开,享受美好的年华。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江主簿 何 逊 夕鸟已西度,残霞亦半消。 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旅人多忧思,寒江复寂寥。 尔情深巩洛,予念返渔樵。 何因适归愿,分路一扬镳。 注:巩洛:泛指通都大邑。 (2015东北三省四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二、8;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D;简答题) 1.这首诗是如何描写夕望江桥所见景色的?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作者由远及近地描写了夕望江桥所见的寂寥景象。一、二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倦鸟远飞、残霞渐消的远景;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风吹竹动、水波荡漾、长桥倒映的近景。(意思对即可) (2015东北三省四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二、9;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简答题) 2.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因羁旅而生的寂寥之情,对城市的厌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对即可)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别宋常侍 [隋]尹式 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乌杂夜风。 留别王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游人:游宦之人,指宋常侍。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此诗即行前留别之作。 (2015东北三省四市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二、8;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D;简答题) 1.尹式诗的最后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的?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想象,设想分手之后,自己因思念友人而失眠,又因失眠得以听到静夜里如泣如诉的啼鸟声和风声。作者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2015东北三省四市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二、9;评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简答题) 2.这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尹诗表达了对两人漂泊不定的命运的感伤以及人已衰老的无奈。孟诗表达了科举不第的失意、知音难遇的感慨以及归隐故园的决心。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杂诗六首(其一) 刘 挚 四序若转毂,万物变秋风。 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 寒鸱坐晴屋,阴虫凄暮丛。 灵凤杳何许,寂寂朝阳桐。 注:刘挚: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被贬谪,后流放新州,含冤而死。 (2015江西省赣州市高三摸底考试;二、8;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D;简答题) 1.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 参考答案:运用衬托手法。通过描写萧条凄凉的月亮挂在房屋的檐角,以哀景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