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组合强化练7
组合强化练(七)
组合组化练第89页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艺术想象与变态心理
杨守森
变态心理是与常态心理相对的一个概念。一般说来,所谓常态心理是指人们按照现实事理逻辑进行思维的心理状态;所谓变态心理,原是精神病理学意义上的一个术语,原来是指由于心理失调而导致的幻觉、妄想、人格分裂、思维离奇、情绪亢奋等“精神病患者”常常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特征。我们这里主要用以借指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由于情感作用而导致的主体的一种异常心理状态。作家、艺术家在艺术想象活动中,当然离不开常态心理的制约,但同时却也常常伴随着一种与“精神病患者”相类似的变态心理过程。因此,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的关系,便成为艺术想象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内在机制来看,心理变态也就是一种物我两忘、如醉如狂、混淆现实与幻景的界限,全神贯注、心驰神往的一种想象状态。正是借助这样一种想象,在艺术家的视野中,才会出现花鸟知春、草木赋愁、高山起舞、大海歌唱,万物皆有灵性,决然不同于客观世界的另一个奇妙世界;在艺术家的笔下,才会出现子虚乌有却又令人陶醉的风光、栩栩如生的动物、呼之欲出的人物等。
作为非病理型的心理变态,其实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正如朱光潜先生所指出的:“任何人的心理都不免带有若干所谓的‘变态’的成分。比如做梦是常事,可受催眠暗示也是常事。而这些心理作用却属于变态心理范围之内。”另如感知错幻、情绪异常,人格精神分裂,也莫不是人人具有的心理体验。
许多看起来悖于生活常理的现象,在艺术家的笔下,之所以会成为真实动人的艺术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其实也就是由于作者的变态心理和读者的变态心理产生共鸣的结果。李白诗云:“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种独特想象的艺术造型,显然是诗人变态心理作用的结果。若用常态心理来看,狂风如何吹心?心挂在树上,人还能活吗?自然与理不通,难以理解。与之相似,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曾得到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反驳:“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升庵诗话》)这种误解便是由于论者用自己的常态心理去判断诗人必不可少的变态心理的结果。不论李白笔下的挂于咸阳树上的心,还是杜牧笔下的千里春光,都是诗人在变态心理作用下,激于情感产生的一种幻想。如果没有这种幻想,只是通过常态心理,实写思念之情,改为“十里莺”,也就没有了情感升腾的诗味,当然也就没有了艺术。
由此可见,艺术之所以为艺术,艺术之所以不同于科学,就在于,科学是以常态心理为基础的思维活动,艺术则必须通过变态心理基础上的想象运动进行。艺术的审美享受,其实也就是一种变态心理的享受,即由作者的变态心理活动引发的读者的变态心理活动过程。人类在日常生活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大多数靠常态心理进行。经久疲惫之余,听听音乐,看看艺术作品,读读诗歌小说,借助艺术欣赏,便可暂时摆脱眼前现实,进入一种变态心理的想象和幻想的境界。这种主动性的心态调整,自然有助于常态心理的休歇和舒张,这或许便是我们寻常所说的艺术之具有审美愉悦价值的内在原因之一吧。
显然,要实现这样一种审美价值,读者和作者之间,必须构成一种两重变态心理的感应叠合关系,即作品必须设法通过内在特定因素,将其中的变态心理内容自然地转化为审美者的变态心理体验,而要实现这种叠合,情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黏合剂。
(选自《文艺理论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变态心理”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精神病理学上来看,变态心理是一种临床特征,常常表现为幻觉、妄想、人格分裂、思维离奇、情绪亢奋等,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失调。
B.从内在机制来看,变态心理是一种想象状态,心理主体由于全神贯注,心驰神往,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两忘、如醉如狂、混淆现实与幻景的界限的心理状态。
C.从艺术创作过程来看,变态心理是由于情感作用而导致的主体的一种异常心理状态,是艺术创作中依赖的一种接近“精神病患者”的非病理型的心理体验。
D.从艺术的审美享受来看,变态心理主要指读者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作者的变态心理活动引发的读者的变态心理活动。
答案:D
解析:A项,“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失调”,文中无据;B项,“由于全神贯注、心驰神往,从而达到……”强加因果;C项,“依赖的一种接近‘精神病患者’的非病理型的心理体验”与文意不符。
2.下列对杨慎误解杜牧诗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杨慎以常态心理去赏读杜牧的《江南春》,故而才有“千里莺啼”改为“十里莺啼”的说法。
B.杨慎在艺术的审美享受上没有非病理型的心理变态,因此在文学欣赏中也体味不到个中之趣。
C.杨慎在赏析《江南春》时,没有与作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化探究】2017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书讲解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四 抢分点九 文言断句题——紧扣语意,抓住标志.ppt
- 【优化探究】2017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书讲解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四 抢分点十一 概括分析题——抓点带面求准确.ppt
- 【优化探究】2017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书讲解课件):第二部分 教材回扣 三、课内重要文言实词60例、虚词18例.ppt
- 【优化探究】2017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书讲解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六 抢分点十六 图文转换题——抓住特征,按图索意.ppt
- 【优化探究】2017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一部分 专题一 抢分点一 论述类客观题——泛读精读结合,圈点比对排除.doc
- 【优化探究】2017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书讲解课件):第二部分 教材回扣 一、近义成语辨析100例.ppt
- 【优化探究】2017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一部分 专题二 抢分点四 传记探究题——熟知答题规范,注重两类探究.doc
- 【优化探究】2017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一部分 专题五 抢分点十四 诗歌语言技巧题——悟言求法,鉴赏诗歌的语言与技巧.doc
- 【优化探究】2017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一部分 专题四 抢分点十二 文言翻译题——落实三类赋分点.doc
- 【优化探究】2017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一部分 专题六 抢分点十七 语言综合表达题——灵活处理,因题求法.doc
-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组合强化练6.doc
-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组合强化练9.doc
-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组合强化练8.doc
-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1.2.1.ppt
-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1.2.2.ppt
-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1.3.1.ppt
-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1.4.1.ppt
-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1.4.2.ppt
-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1.5.1.ppt
- 【优化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1.5.2.ppt
最近下载
- 【外研社Unipus】新探索研究生英语(基础级)读写教程U6课件_AE2.pptx VIP
- 人教新起点五年级上册英语Unit2 lesson1课件.ppt VIP
- 脊柱常见病的介绍.pptx
- 英格索兰空压机操作培训.ppt VIP
- 机电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及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docx VIP
- 【外研社Unipus】新探索研究生英语(基础级)读写教程U1课件_AE1.pptx VIP
- 报价单范本完整版.doc VIP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小升初暑假衔接:七上Starter Unit 2 Keep Tidy! 讲义(学生版+教师版).docx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听力音频.docx
- XS9922B芯片用户指南_V1.3-海格.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