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11.1古代诗歌鉴赏 .pptVIP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11.1古代诗歌鉴赏 .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11.1古代诗歌鉴赏

2013年山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同时做出两点具体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D,属于“鉴赏评价”范畴。 1.从诗歌的体裁来看:以律诗和绝句为主,其次是词。 2012年16套(不包括上海)试题,11套考查律诗、绝句,5套考查词。单从山东高考看,2008~2012年,4次考诗歌(2次唐诗,1次宋诗,1次魏唐诗),只有1次考查宋词。 2.从诗歌的朝代来看:选材侧重于唐宋诗词,偶有古体诗及元曲。 3.从命题角度看:“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中的考查重点。其中,对“形象”的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上,对“语言”的考查集中在诗眼和炼字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常见表达技巧上。 4.从题量看:仍以两个小题为主,分值固定为8分。 2014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有以下几个趋势: 1.鉴赏范围应以唐诗宋词为主,兼顾元明清时代的诗歌。 2.考查内容仍以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为主,对诗歌的形象把握以及观点评价也会偶尔出现在试卷中。 3.单首诗歌考查形式仍将是主流,比较阅读不失为一大热点。 4.答案长度将进一步增加。 近几年,诗歌鉴赏命题更重视整体理解,各考点综合考查。为适应这一考查动向,小论文性质的答案预计将在未来的考试中应运而生。这样的答案能够很好地体现考生诗歌阅读的审美素养,字数可能在100字左右。 5.立足整体把握,从小处切入设题。近年来,从具体的某一句、某一联入手考理解,从前后顺序或照应的角度考构思,从古人的评价或关于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考鉴赏的命题方式较为走俏。 1.(2011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缓缓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股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颔联承接上文,描绘山泉的脱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此联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正面角度立意,写出了山泉具有满涧平池之能。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见”,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 答案:(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2.(2012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未展芭蕉 (唐)钱世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状态的植物,均以________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此题要求考生比较两诗的相同之处,从明处看,即可知其相同之处(诗题中都有“未展”“未开”),第一空答案便是“还未展开”。对这种状态的植物,两作者都用了“芳心”一词。(2)这两首诗都是咏物抒怀诗,这种诗常用的表现手法是比喻、联想、双关、拟人等。第一首诗多处设喻,委婉寄情,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启人以美丽联想。第二句又以“芳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