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最后10天冲刺宝典:专题10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专题10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 。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5.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答案】1.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pù)流争喧豗(huī) 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 3.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4.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fēi)亲 化为狼与豺 10.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zī)嗟。
易错成语勤温习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
经典素材:
郑和是一个航海家,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他带着天朝上谕,所到之处,送陶瓷,送丝绸,送茶叶。他送去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文化,同时也收获了异域文化,更有礼赞和膜拜。他是东方的“礼”,是东方的智慧。当哥伦布带着他远洋的发现,成为了西方殖民者在海上旅行的明灯时,他只不过是一个殖民者的先驱,为了东方的黄金,为了东方的丝绸而来。所到之处,带给土著居民以灾难,带走了车载斗量的财富,留下了殖民地上泣血的控诉。所以郑和的航海史是金色的,处处焕发着“双赢”所带来的人伦光辉;所以哥伦布的航海史是血色的,处处浸染着贪婪所带来的罪恶。
时新素材:清词丽句背一点
?技能再提高
探究文言实词的准确意思主要从两个方面思考:1.看题内。要注意结合所给文言文本身语段,主要是语境和前后文的句法进行推断;2.想题外。若结合语境仍不能得出,则要联想课外的与这个实词有关的现代汉语词汇和其本身音形上的特点。即内外结合。主要方法有:
一、语境推义:这是在做文言文词语类题目的时候,最直接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一个多义词在句子中的上下文,来确定该词在这一特定语境中的含义。无论是在字词题中,还是在翻译题中,都可以用这个办法来确定某个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具体做法或说思维过程是,当一句话中有一个词意义难以确定时,可以先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而把难以确定意义的词空置出来,形成一个填空练习,然后选择最适合句义、文义的词语填空,借此确定词语的意义。
如:需确定“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组”的意义,可先译为:“当他用( )捆绑燕父子的时候”。然后依据句意,空格中填入绳子较为合适,且“组”又带有“纟”字边,从字义和“丝线”之类有关,从而可以确定“组”的含义是“绳子”。
二、句法推义:一方面,文言文中常有互文、对偶、排比等形式的句子,其对应结构中的字词意义往往有相同、相近、相反、相对的关系,根据文言词句在结构上的这种对称性特点,可以断定该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从而推断出该词的词性和词义。另一方面,根据与某文言实词进行搭配的前后词语的意义、词性,通过语法功能来确定多义字词的准确义项。
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殚”与其对应位置的“竭”,应是相近的关系,故可推出其词义为“竭尽”。
三、语汇推义:这大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一是成语(成语实际是连结更紧密的合成词)。
1.合成词
当能拆开时,则先将拆开后的每个语素各自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合并成一个现代汉语短语,再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进行古今意思是否相同的判断。例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先把“指示”分开进行分别的翻译,则“指”是“指出,用手指”的意思;“示”是“看”的意思,合起来则为“用手指给谁看”,适合原文的语境,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示”是指“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意思显然不同。
2.成语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素”可想成语“素昧平生”中的“素”是“平素,往常的”,由此断定词义。
四、音形推义:这个方法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形推义,一是以音推义。
1.以形推义。如下面句子“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砺”不清楚,可根据句子“砺”的前面是“金”,表铁的东西;后面是“则利”,表锋利,从文意我们可以推断它可能是一种石,而“砺”本身又是“石”旁,故可基本判定其应是“磨刀石”。
2.以音推义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蚤”依本义在句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测试卷:专题20 写作实践.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测试卷:专题3 语言表达综合运用.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测试卷:专题4 语言表达综合运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正确使用修辞手法.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测试卷:专题5 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测试卷: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测试卷:专题7 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史传.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测试卷:专题8 文言文整体阅读二史传.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测试卷:专题11 古典诗词鉴赏二.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测试卷:专题9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doc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人物形象 整体求性格,局部析心理做题技巧归纳总结.doc
- 高考语文最后10天冲刺宝典:专题1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doc
- 高考语文最后10天冲刺宝典:专题12 文言文分析综合.doc
- 高考语文最后10天冲刺宝典:专题14 鉴赏诗词的形象.doc
- 高考语文最后10天冲刺宝典:专题15 鉴赏诗词的语言.doc
- 高考语文最后10天冲刺宝典:专题18 名句名篇默写.doc
- 高考语文最后10天冲刺宝典:专题17 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
- 高考语文最后10天冲刺宝典:专题20 散文阅读.doc
- 高考语文最后10天冲刺宝典:专题21 论述类和科普类文本阅读.doc
- 高考语文最后10天冲刺宝典:专题22 传记类和新闻类文本阅读.doc
- 高考语文最后10天冲刺宝典:专题23 审题立意.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