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目 录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1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3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5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7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7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10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1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4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7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10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13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16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16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19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22第16 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25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29第18课 昌盛的文化32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35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35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38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40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43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46参考答案49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49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49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部落49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49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50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50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50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51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与国家51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52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52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52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53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53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54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54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54第16 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55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56第18课 昌盛的文化56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57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57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57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58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58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59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课标直击]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课前预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3页“元谋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1.元谋人距今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请看课文第3-4页“北京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完成下列问题:2.北京人距今年代: 发现地点: 体质特征①有 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② 发展较快。③下肢和大脑发展缓慢。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 起了重要作用。生产和生活生产工具: 、 。用火:使用___________火。生活方式:由于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北京人过着________生活, 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课堂探究】1.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70—20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北京人,1.8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山顶洞人。请看图思考: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居住地区体质特征工具制造取火方式生产活动2.分析“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说一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3.你的疑点、难点:【课后练兵】A、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2、下列各项叙述,与右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 ( )A.直立行走 B.人工取火C.使用打制石器 D.过群居生活3、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①血缘关系的结合 ②工具简陋粗糙 ③人们头脑简单 ④生活环境险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外貌与现代人相似 B.能直立行走C.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D.已经使用天然火5、下列不属于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的是 ( )A.文物 B.文字记录 C.古迹和遗址 D.民间传说二、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