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与仪器电子工业出版社第2版第2章测量用信号发生器.ppt

电子测量与仪器电子工业出版社第2版第2章测量用信号发生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测量与仪器电子工业出版社第2版第2章测量用信号发生器

如果S1与VD1相接,当触发器输出为U1时,VD1导通,电阻R3被短路,积分器很快下降,当下降到–Ur时,触发电路翻转,触发器输出为–U1,VD1截止,R3接入电路,积分器输出缓慢上升,形成正向锯齿波u2(t),触发器输出为矩形波u1(t),如图2.13(c)所示。如果S1与VD2相接,将得到反向锯齿波和极性相反的矩形波。如果再用电位器代替R3,调整该电位器可以改变矩形波占空比。占空比为脉宽与周期之比。 如果将图2.13(b)的两个波形叠加可以得到如图2.14(a)所示的交错锯齿波u’2(t),再进行全波整流,即可得到图2.14(b)所示的锯齿波u2(t)。 结论: 脉冲式函数信号发生器无独立的主振级 产生的最基本波形是方波和三角波。 调换积分电容或改变电位器RP可以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 t 0 u’2(t) (a) t 0 u2(t) (b) 图2.14 锯齿波的取得方法之一 2. 正弦波成形电路(一般采用分段折线逼近方法) 图2.15为成形电路原理图 图2.16实际电路:正、负直流电源和电阻R1~R7及R1~R7为二极管提供适当的偏压,以控制三角波逼近正弦波时转折点的位置。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6对二极管依次导通和截止,把电阻R8~R13依次接入电路或与电路断开,从而改变电路的输入输出比例,每导通1个二极管就可得到2段折线。正半周时,由于VD1、VD3、VD5、VD7、VD9、VD11的依次导通可以得到12段折线;负半周时,由于VD2、VD4、VD6、VD8、VD10、VD12的依次导通也得到12段折线;另有2段是二极管都截止时得到的。故可以产生由26段折线逼近而成的正弦波,其波形失真小于0.25%。 t 0 0 0 ui uo uo ui (a) t (c) (b) 图2.15 正弦波成形电路原理 返回 * 第2章 测量用信号发生器 知识要点: 信号发生器性能指标与分类 各类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合成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合成技术 脉冲波形的表征。 2.1 概述 1. 按照输出信号波形分类 正弦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随机信号发生器 2. 按照频率范围分类 如表2-1所示。 2.1.1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表2-1 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范围 类型 频率范围 超低频信号发生器 0.0001Hz~1kHz 低频信号发生器 1Hz~1MHz 视频信号发生器 20Hz~10MHz 高频信号发生器 200kHz~30MHz 甚高频信号发生器 30MHz~300MHz 超高频信号发生器 300MHz以上 3. 按照性能指标分类 一般:频率、幅度的准确度和稳定度,波形失真等要求不高。 标准:频率、幅度、调制系数等连续可调,读数准确、稳定、屏蔽良好。 4. 按照调制方式分类 调幅、调频、调相、脉冲调制 2.1.2 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 频率特性 (1)频率范围(有效频率范围):其他指标均能得到保证。 (2)频率准确度: (3)频率稳定度: 2. 输出特性 (1)输出阻抗 低频:600Ω或1kΩ;功率输出端有50Ω、75Ω、150Ω、600Ω和5kΩ等。 高频信号发生器:50Ω或75Ω (2)输出电平及其平坦度 输出电平:输出信号幅度的有效范围。 输出电平表示:电压有效值或绝对电平表示。 输出电平平坦度:输出电平随频率变化的程度。 (3)输出形式:平衡输出(对称输出)、不平衡输出(不对称输出) (4)输出波形及谐波失真 谐波失真度(非线性失真度):信号中所有谐波能量之和与基波能量之比的百分数。 3. 调制特性 分类:调幅、调频、调相和脉冲调制 内调制:调制信号由信号发生器内部产生。 外调制:调制信号由外部电路、低频信号源提供。 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调制特性:调制方式、调制频率、调制系数以及调制线性。 2.2 正弦信号发生器 1. 工作原理 2.2.1 低频信号发生器(音频信号发生器) 图2.3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组成框图 指示电压表 主 振 器 电压 放大 器 输出 衰减 器 功率 放大 器 阻抗 变换 器 电压 输出 S 功率 输出 电压 输入 输出 调节 (1)主振器 作用:产生与输出信号频率一致低频正弦信号。 电路结构:RC文氏桥式振荡器、差频式振荡器 RC文氏桥式振荡器优点:波形失真小、振幅稳定、频率调节方便和频率可调范围宽。 RC文氏桥式振荡器缺点:频率覆盖系数(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比)为10,要覆盖1Hz~1MHz频率范围,至少需要五个波段。 差频式振荡器优点:在不分波段的情况下得到很宽的频率覆盖范围。 差频式振荡器缺点:对振荡器频率稳定性要求很高,两个振荡器应远离整流管、功率管等发热元件,彼此分开,并良好屏蔽。 (2)电压放大器 作用: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