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科
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一、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意大利兴起背景 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 (根本原因) ②政治:新兴资产阶级产生和迫切要求改变现状 ③文化基础:丰厚的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遗产和众多人才,文化底蕴深厚。(重要条件) 世界伟人看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正如恩格斯所说: “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 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者得到了发展,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革命,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但丁被称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对“新时代”的准确理解是 A资产阶级开始建立自己的统治 B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C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 D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称为 “人曲”,是因为这两本书都 A用文学打动了人心 B歌颂人性反对神性 C描写了现实生活 D批判宗教信仰 二、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 1.什么是宗教改革(概念) 16世纪西欧各国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也是一场由早期资产阶级领导的在宗教改革外衣下开展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2.为什么会爆发宗教改革?(原因) ①人文主义的推动 ②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与经济掠夺 ③教会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直接原因) 马丁·路德观点为什么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与人文主义思想有什么关系? 路德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 4.宗教改革的影响 性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影响: ①政治: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教会控制削弱,影响后来资产阶级革命。 ②文化: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经济:没收了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 对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 不同 (1)在人的问题上:文艺复兴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宗教改革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表现领域上: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继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之后,西北欧、德意志的一些城市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经济:各城市国采取重商政策 2)政治:工商业主掌权 3)地理位置:地中海航运中心 2.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引起阶级关系变化,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进行思想变革。 1.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 但丁 文学三杰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文学三杰 薄伽丘 文学三杰 * *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苦。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总之,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人是神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 注:中世纪是指从西罗马奴隶制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间的一段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 基督教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结成国际性组织, 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取得了支配地位,垄断了西欧的文化教育。教会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宣扬蒙昧主义,实行愚民政策,以维护封建统治。教皇格里哥利一世(590—604)在其所著《对话录》中说:“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他下令烧毁藏书丰富的古罗马图书馆。在教会怂恿下,许多古代建筑、雕刻和书籍被破坏,修道士刮去古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