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与科学方法的基础培根之前的科学发展包含一个影响人类的争议.PPT

培根与科学方法的基础培根之前的科学发展包含一个影响人类的争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根与科学方法的基础培根之前的科学发展包含一个影响人类的争议

* * * * * * 小結論 近來科學哲學的研究逐步在強調社會與組織結構在科學中所發揮的功能,而不再將科學視為獨立個人所做的成果。有關科學研究價值的判斷,往往在這種觀點中被視為社會判斷,而不再是邏輯的判斷。 台灣大學 苑舉正 * 讀了科學哲學, 讓我們來思考下列問題: 假如你是一個太空計畫團隊中的成員,然後降落在一個位置不明的行星上,你並不知道這個行星上有沒有什麼生命體,以及如果你發現的話,這些生命體會長什麼樣子?如果是這樣的話,你面對這個完全嶄新的環境中,要如何開始學習呢?你要如何詮釋你所使用的器具,以及它們所顯現出來的數據呢?你要如何瞭解在地球上所依靠的一些物理與化學法則,在這些新的星球上是如何運作的呢? * 問題 孔恩在1962年出版了《科學革命的結構》,在這三十年來也沒有發生什麼科學革命,電腦的發明,算不算是孔恩所謂的革命呢?太空旅遊算不算是革命呢?如果是,為什麼?如果不是,為什麼? 如果一個科學理論最終的依據來自於它是否能夠被一個由科學家所組成社群接受的話,那這是不是說,任何事物只要被足夠多的科學家接受為知識的話,就足以成為知識的定義呢?這是不是說根本就沒有所謂科學真理這樣的東西呢?如果真是如此,那麼科學與其他領域,例如政治、宗教、藝術又有什麼不同呢? 版權聲明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網 Charles Darwin /wiki/Charles_Robert_Darwin 維基共享資源網 Johannes Kepler /wiki/Johannes_Kepler 維基共享資源網 Heliocentric /wiki/File:Heliocentric.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Galileo Galilei /wiki/Galileo_Galilei 維基共享資源網 Francis Bacon /wiki/Francis_Bacon Flicker Teresa /photos/teresa-stanton/3418556113/ 2009/12/30 visited *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Flicker laszlo /photos/laszlo-photo/1784126540/ 2009/12/30 visited 維基共享資源網 Isaac Newton /wiki/Isaac_Newton Flicker Tamsin Slater /photos/offchurch-tam/3434833006/ 2009/12/30 visited 維基共享資源網 Paul Feyerabend Berkeley /wiki/File:Paul_Feyerabend_Berkeley.jpg 台灣大學 苑舉正 * 版權聲明 *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台灣大學 苑舉正 台灣大學 苑舉正 台灣大學 苑舉正 台灣大學 苑舉正 版權聲明 科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但是,科學究竟是什麼?為什麼科學可以徹底改變人類歷史?我們應當以什麼樣的態度來看待科學的成就與發展呢?對於科學進行哲學思考的實際對象是什麼?這些問題都是在探討科學哲學這個主題應當回答的部分。但是因為這些問題牽涉過於廣泛的緣故,所以我們僅從教科書中摘錄一些內容,不能針對這些問題直接做出回答。但是,狠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在其餘哲學章節中可以透過思考的訓練,逐漸發現它們的答案。 * * 可以解釋這幾位科學家在以他們的「科學」改變世界時,問問他們的科學與我們在常識中所認知的科學有什麼不同? * * * * * * * * * * 在有關培根的科學哲學說明後,我們就必須準備說明科學哲學中的革命。有趣的是,這個「革命」的說明要義,正好就是來自於科學革命的歷史,尤其是十六、七世紀中的科學從「地中論」轉向「日中論」的歷史。 * 在說明科學革命的歷史,尤其是十六、七世紀中的科學從「地中論」轉向「日中論」的歷史。 * * * * * * * * * * * * * 科學哲學 4/9 *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科學是人類知識的典範 第4單元 科學哲學 一、在現代世界中科學的地位 二、培根與科學方法的基礎 三、理論與觀察的關係 四、波普與否證性 五、孔恩科學革命的理論 六、科學是社會組織 * 台灣大學 苑舉正 科學哲學 一、在現代世界中科學的地位 1.一百年中,多位科學家: C.Darwin、 K.Marx、A.Einstein、S.Freud 科學改變了世界,以及人在這個世界中的地位。 2.科學是什麼?為什麼他這麼成功? 3.科學為我們提供了什麼樣的知識? 4.真科學與偽科學之間可以區分嗎? * Charles Darwin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