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反应倾向)
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
A、熟悉性和临近性 B、相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
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
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C、暗示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2-5(D)(A)(A)(C)
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A、服从B、从众 C、模仿D、暗示
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
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大众传媒有(A,B,C,D)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互联网
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稳固性 D、综合性
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
A、劝导宣传法 B、群体影响法 C、活动参与法 D、角色扮演法
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ABCD)
A、以利他为目的 B、自愿的 C、不期望回报 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6、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AB)
A、给老人让座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抢救落水儿童 D、与持枪歹徒搏斗
7、战争、恐怖活动属于C
A、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B、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手段性侵犯行为 D、目的性侵犯行为
8、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ABCD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
E、群体的性别比例
9、群体决策的缺点有DE
A、多方面收集信息 B、利用集体智慧 C、增加群体凝聚力 D、费时费力 E、议而不决
三、判断题
1、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2、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
3、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
4、如果要帮助一个人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男性较女性容易产生利他行为。(+)
5、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
6、穿着、行为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7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
8、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9、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10、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
第八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哪一层的标准C
A、非病状态B、良好适应状态C、理想状态D、正常状态
2、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以下哪一条是不对的C
A、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
B、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C、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培训
D、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
3、自卑感问题是按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哪种标准来划分的?B
A、问题的内容 B、内在心理根源 C、特定发展时期和阶段 D、问题的性质
4、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