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度副词“敢”、“敢是”的形成及其演化.doc
测度副词“敢”、“敢是”的形成及其演化
第27卷第4期
2O07年8月
上饶师范学院
JOURNALOFSHANGRAONORMALCOLLEGE
V01.27.No.4
Aug.2O07
测度副词敢,敢是的形
叶建军
成及其演化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oo234)
摘要:测度副词敢是在反诘副词敢的基础上形成的.敢开始兼表测度与疑问语气,后来可以仅表测
度语气.测度副词敢是与测度副词敢在语义上相关联,其形成是一个跨层结构词汇化的过程.在语气演化
上,敢是与敢相同.类化是语法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关键词:敢;敢是;测度;疑问;类化
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237(200r7)04—0079—04
敢,敢是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揣测语气或
兼表揣测和疑问语气的副词,意思是莫非,:Jr概,也
许,恐怕等.例如:
(1)早先已经听人说过这里的天气不很好,堕
是指这样的一边耀着阳光,一边却落着泥人的细雨?
(茅盾《虹》)
(2)凤姐怯怯地问:敢是这西子查丕
的行为?我竞失察了!(刘心武《贾元春之死》)
(3)不平常的事变,引起人的不平常的变化,敢
是有的.(刘子威《在决战的日子里》)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把这种表示揣测或兼表
揣测和疑问语气的副词敢,敢是称作测度副词.
测度副词敢,敢是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更为常见,
使用于东北官话,中原官话,晋语,客话,闽语
等.…(P58,10—5841调查发现,测度副词敢,敢是在近
4-k:汉语中非常活跃,在北方系白话文献和南方系白
话文献中均见使用.我们暂不打算讨论敢,敢
是在近代汉语中的方言问题,我们感兴趣的是:测
度副词敢,敢是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所表示的语
气又是怎样演化的.下面拟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
,测度副词敢的形成与演化
敢早在先秦就用作助动词,意思是有勇气,
有胆量做某种事情.例如: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
天神后,请罪有夏.(《尚书-商书-汤诰》)当敢用于
反诘句时,就相当于岂敢.例如:周不爱鼎,郑敢
爱田?(《左传-昭公十二年》)助动词敢在反诘句中
的使用日益频繁,逐渐就演变成了反诘副词.江蓝
生先生对此有过精当的解释:助动词敢虚化为疑
问副词是在反问句这种语境中形成的,即:(1)助动
词敢位于动词之前,其位置与疑问副词相当;(2)
在反问句中,敢的语义与它原来的意义正相反,犹
不敢,用疑问形式表现就是安敢,岂敢.由于
这种句式的惯用,便使敢沾带上反诘副词的意味,
进而虚化为一个疑问副词.-2J(P8O)例如:齐人敢为
俗,蜀物岂随身?(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敢与岂
对举,可见敢相当于岂,为反诘副词.…(嘞由此
收稿日期:2O07一Ol一09
基金项目: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JⅣY6l2)
作者简介:叶建军(1969一),男,安徽宿松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
事近代汉语研究.
上饶师范学院2007(第27卷)
可看出,语境是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重要因素之
一[3]
o
敢虚化为反诘副词,就有可能进一步演化为
测度疑问副词.语言的范畴是非离散的,边界是模
糊的,语言成分不是绝对地属于或不属于某个范畴,
而是在属于某个范畴的典型性程度上形成一个连续
体.P16)反诘问与测度问均属于疑问范畴,反诘问
是无疑而问,测度问是半疑而问,二者的边界是模糊
的.当反诘问的疑从无变为有,变为半信半疑时,
就演化为测度问,于是反诘问句中的反诘副词演化
为测度疑问副词(这并不意味着原来的反诘用法一
定消失).反诘副词演化为测度疑问副词在汉语史
上不乏其例,例如可,岂,宁等反诘副词后来
都演化出测度疑问副词的用法;_2J()反诘副词
难道至迟在南宋时期就已产生,_5J(1)到现代汉语
中也演化出了测度疑问用法._6J我们可以将这种演
化机制称作类化机制,它是语法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所谓类化机制,是指有共同的语义基础,句法位置的
同范畴的词语,如果发生语法化,那么一般会朝着同
一
方向发生相同或相近的演化.反诘副词敢与
可,岂,宁,难道等有共同的语义基础,句法
位置,所以也有虚化为测度疑问副词的可能.
测度疑问副词敢至迟在宋元之际就已出现.
例如
(4)那汉言道:昨日是个七月七日节,我特地打
将上等高酒来,待和你赏七月七则个.把个门儿关
闭闭塞也似,便是樊哙也踏不开.唤多时悄无人应,
我心内早猜管有别人取乐.果有新欢,断料必适来
去者!那人敢是个近上的官员?师师道:你今番早
自猜不着.官人,你坐么,我说与你,休心困者!
(《大宋宣和遗事》)?
(5)(外递药.)(正末吃科.唱:)[寨儿令]不是
昨宵,则是今朝,被风寒扑的伤着,咽下去心似热油
浇,烘烘烧五脏,忽忽燎三焦.(带云:)兄弟!(唱:)
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