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推拿原理及方法技巧演示稿.ppt
三、按摩治疗方法 1、推、揉、 腰背部: 保健按摩师双手掌放于宾客脊柱及其两侧,做上下纵行分推,双手大鱼际或掌根部自上而下揉背部及腰骶部,掌指关节两侧竖脊肌。 2、按压腰背部:保健按摩师用双手掌根按压宾客腰部肌筋。 3、推、按、分拨痛点:保健按摩师双手拇指重叠,分别自上而下左右拨宾客两侧竖脊肌,拇指重点按揉、推理腰部痛点。 4、按摩腰骶:保健按摩师单掌摩擦宾客腰骶部,大鱼际或掌根擦肾俞、腰阳关,以有透热感为佳。 5、腰部后伸运动: 一手按腰部,一手托双膝进行腰部后伸、作环绕运动。 6、屈双腿、腰部屈曲运动。 四、注意事项 1、本病应坚持长期治疗,平时注意纠正工作中的不良姿势,睡觉宜用硬床板。 2、注意腰部保暖,避免着凉。 3、坚持腰背锻炼,增加腰肌弹性和固护能力。 骨性膝关节炎 骨性膝关节炎是指劳损、损伤所引起的膝关节软骨面变性,软骨下骨板反应性增生,骨刺形成,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1、病因 本病与年龄、性别、职业、损伤等关系密切。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病因 虽由多种因素引起,但应首先考虑膝关节的机械因素,机械性积累损伤是主要的,引起本病的另一种原因是老年人软骨的弹性减低而容易产生退行性改变。 中医学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一是慢性劳损、受寒或外伤所致;二是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所致。 2、临床表现 (1)疼痛经常出现在活动之后,上下楼梯或由坐位突然站起疼痛加剧,休息后感觉关节僵硬,不活动时无自发性疼痛。部分患者有时在行走时有膝关节滑脱感。 (2)膝关节肿胀,股四头肌萎缩。 (3)膝关节周围压痛,关节活动受限。活动髌骨时,关节有疼痛感。个别患者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 (4)膝关节内有游离体时,在行走时可突然出现绞锁现象,稍一活动又可突然消失。 3、按摩方法 (1)宾客取仰卧位,保健按摩师站在宾客的侧方,双手抱揉或用掌根揉膝关节周围及内外膝眼,以膝部有热感为佳。然后用双手拇指将髌骨向内推,同时垂直按压髌骨边缘的压痛点(力量由轻到重)。再用单手掌根推按髌骨下缘,反复多次。用双手掌对揉膝部,并点按膝眼、梁丘、足三里、昆仑、鹤顶穴。 梁丘:在髌骨外上缘上2寸,与血海相对。 鹤顶穴:在髌骨上缘正中凹陷处。 (2)宾客取侧卧位,患侧在上,保健按摩师站在后方,推按或肘压患肢胆经路线(胆经行于下肢外侧中线,从环跳以下到膝旁),重点推按风市穴、压痛点,点按膝阳关和阳陵泉。(膝阳关:在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处) (3)宾客侧卧,患侧在下,保健按摩师用掌根揉按血海区并点按血海、箕门穴(jimen:在血海穴直上6寸)。然后在膝部内侧用揉法,重点在膝关节内侧间隙处按揉点压。然后,保健按摩师一手按压血海区疼痛点,另一手握在患肢踝部,做小腿屈伸活动,最后点按阴陵泉、地机(在阴陵泉下3寸)等穴。 (4)腘窝疼痛和小腿后侧疼痛者,宾客取俯卧位,保健按摩师揉拿或按揉患部,点按委中或弹拨腘肌,点按承筋(委中下5寸)、承山等穴。 (5)凡有膝关节增生而引起内翻、外翻或膝关节屈伸不利、疼痛者,保健按摩师可采用牵引的方法。 (6)膝关节屈伸运动,(见图4—7)。 概述 以半侧肢体肌肉萎缩,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且多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为主的一种临床病证。 偏 瘫 病因病机 (一)积损正衰: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元气耗伤,脑脉失养 。 (二)劳倦内伤:“阳气者,烦劳则张”。烦劳过度,易使阳气升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间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 病因病机 (三)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 。 (四)五志所伤,情志过极:七情失调,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 临床表现 (一)中经络:中络系偏身或一侧手足麻木,或兼有一侧肢体力弱,或兼有口眼歪斜者;中经则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中络、中经合称中经络,为无神志昏迷者 。 临床表现 (二)中脏腑:中腑是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为主症者;中脏则必有神昏或昏愦,并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等症,中腑、中脏合称中脏腑 。 临床表现 (三)后遗症:一侧上下肢瘫痪无力,肌肤不仁,口眼歪斜,时流口水,面色萎黄,舌强语蹇。若不及时治疗,则肢体逐渐痉挛僵硬,拘坚不张 。 推拿治疗 常规治法 治疗原则:疏通经脉, 调和气血。 头面部操作 (一)取穴与部位:印堂、神庭、睛明、太阳、阳白、鱼腰、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头侧部 。 (二)主要手法:推法、按法、揉法、扫散法、拿法、擦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