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2年20号热带风暴风场非对称研究.doc
2002年20号热带风暴风场非对称研究
第25卷第2期
2006年4月
海洋通报
MAP,/NESCIENCEBULLETIN
VO1.25.No.2
Apr.2006
2002年2O号热带风暴风场非对称研究
吴迪生.,闫敬华2,王贝贝.,赵雪.,冯伟忠.,马毅.,张纪纬.
(1.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广州510300;2.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510080)
摘要:用实测资料分析了2002年2O号热带风暴(下面简称TCTropicalcyclone)风场分布.结果表明:
TC从扰动到成熟期.风速分布均不对称,强风区位于台风东北部但当TC进入北部湾后,受地形影
响,强风区位于台风东南部随着TC的加强,强上升运动有向TC中心靠近趋势,上升最大值高度有上
升趋势,TC进入北部湾后,上升及下沉运动均是加强,上升最大值仍出现在350hPa层附近,TC中心以
北有强下沉运动.TC登陆后内区仍有强上升运动,上升晟大值出现在500hPa层附近,TC北侧有深厚的
下沉运动.TC有暖心结构.350hPa附近增暖最明显,最强水汽辐合出现在850hPa附近的南半圆内
关键词:022O号热带风暴;移动路径;结构变化;动力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P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392(2006)02-0081-06
2002年2O号米克拉(Mekkhala)热带风暴,是在南海生成的TC,在74h内三次分别
登陆三个省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种气象睛况相当罕见.为了进一步了解南
海TC非对称物理结构,本文对2002年9月23—28日,在南海生成的20号热带风暴的物
理结构做了研究.
1资料分析
利用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整理的常规和非常规及船舶,西沙,东沙群岛探空资料,
航空,卫星,地面雷达天气报告资料,南海分局海洋站,浮标资料,资料的采集时间:2002
年9月23—27日08:00(北京时,下同),9月23—27日20:00.和9月28日08:00,在lO
层上(地面,850,700,500,400,300,250,200,150,100hPa)进行主观分析.最后每
隔1.5经度/纬度读出U,v,,值.计算区域为各时次TC为中心的9.9格点正方形区
域.研究区域为50.N~20.S,40.E~150.W.研究的时段是从TC的初始扰动至广东
登陆减弱为止,共11时次.由此计算区域内气旋的流场,涡度,散度,垂直运动,温度,
水汽通量散度等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水汽通量散度根据文献[1】的方法算出,垂直运动是
根据运动学方法算出并根据文献【1,2】的方法做了进一步的订证.由于本文计算的水平格距
较大,很难分辩出TC眼内的小尺度结构,但对于描述TC内的大尺度(200~25Okm以上
)的结构还是可能的.整个TC的生命史可分为三个阶段:(1)扰动时期(2002年9月23日
O8时一24日2O时):(2)成熟时期(2002年9月25:00日o5时_27日08:00时);(3)登
陆减弱时期(2002年9月27日14时一28日08:00时).以下按这三个时期选取代表性的时
次讨论TC的物理结构的演变.
收稿日期:2005—02一l8:收修改稿日期:2005-06—13
基金项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研究经费项目同资助
82海洋通报25卷
2风场的分布
通过TC中心的南北轴线上的切向风分布表明,9月25日20:00时(图1b),TC中心
南部的西风最大值(18m/s)位于700hPa层离TC中心150km附近,整个西风伸展的厚度
达到200hPa;TC中心以北的东风最大值(20m/s)位于700hPa层离TC中心150km处;
与23日20:00时的剖面图(图1a)比较,发现东风最大值有自高层往低层传递的现象,西
风最大值则由850hPa往向400hPa层附近传递的现象,图2a表明,TC在扰动期环流主要
限于500hPa以下,风速的垂直切变随台风的加强而减弱,为TC的发展提供了蓄存能量的
有利条件.TC环流以上存在较强的反气旋性环流,最强的反气旋性环流出现在150hPa附
近.多年的观测事实表明,南海区域能够发展成热带风暴的扰动,低层环境场几乎毫无例外
地存在较强的西南风和东北风的共同作用.但扰动能否发展成热带风暴或台风,主要决定扰
(d)(e)(f)
图l通过TC中心的风场分布围(实线为风速等值线,m?s,虚线为风向切变线)
(a)2002年9月23日20时南北剖面分量分布;(b)2002年9月25日20时南北剖面分量分布:
(c)2002年9月27日08时南北剖面分量分布;(d)2002年9月23日20时东西剖面v分量分布;
(e)2002年9月25日2O时东西剖面v分量分布:(f)200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