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科学 风湿热演示教学稿.ppt
* 预后: 1/3的病例死于心脏炎或心脏瓣膜病 1/3的病例发展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1/3的病例痊愈,无后遗症 * 影响预后因素: 是否复发及复发的频率 是否进行长期正规青霉素预防 首次风湿热发作时是否有心脏受累 1.导致风湿热的病原菌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肺炎双球菌C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D 流感杆菌E 大肠杆菌 2.患儿男,10岁。发热20余天,伴游走性关节疼痛,查体抗“O”≥500U,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引起此病的病原是什么A肺炎双球菌B腺病毒CA族β溶血性链球菌D葡萄球菌E肺炎支原体 3.确诊风湿热的主要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心脏炎B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C舞蹈病D发热E环形红斑 4.确诊风湿热的次要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A发热B关节酸痛C皮下结节D血沉加快E有风湿热既往史 5.风湿性心脏炎最常受累的是A心包膜B左心房内膜C左心瓣膜D右心瓣膜E右心房内膜 6.风湿性心肌炎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AI度房室传导阻滞B过早搏动C室上性心动过速D右心室肥厚EQ—T间期延长 7.风湿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出现早搏和心动过速B心率增快C心前区第一心音减弱D严重时可出现奔马撞E心尖区可听到隆隆样收缩期杂音 环形红斑(箭头处) * 皮下小结: 5%,常伴心脏炎;发于大关节伸面及枕、额、脊突处;直径0.1~1cm, 质硬不痛,2~4周消失。 其它皮疹: 荨麻疹、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 皮肤症状 皮下小结(标示处) * 风湿性肺炎、胸膜炎、肾炎、脑炎等 其它表现 * 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及预后 * 辅助检查:无特异性 可提供有无链球菌感染、风湿活动 及心脏损害的依据: * 链球菌感染证据 咽拭子培养 ASO↑ 抗脱氧核糖核酸酶(anti-DNase B) 抗链球菌激酶(ASK) 抗透明质酸酶(AH) 抗链球菌制抗体增高(ASO、抗链球菌激酶、抗透明质酸酶)仅提示风湿热可能,不反映风湿热活动性抗链“O”(ASO)在链球菌感染后2周左右开始上升,500U,2-3个月后逐渐下降,但有20%病人可不高 * 风湿热活动指标 血沉增快 C-反应蛋白和粘蛋白增高 白细胞计数增高 * 心脏损害依据 X线检查 : 严重的出现心胸比例增大 心电图: 常见P-R间期延长和I°-AVB,可出 现ST-T改变及低电压,心律失常 超声心动图: 可显示有无瓣膜增厚、水肿、 狭窄和关闭不全,心脏大及心包积液 * 胸片 心胸比例增大 * 心电图 P-R间期延长 * 超声心动图 瓣膜赘生物(箭头处) * 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及预后 * 诊断内容 ◇ 是否风湿热?(Jones标准) ◇ 何种类型?(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 皮下小结、环形红斑) ◇ 初发或复发 ◇ 有无心脏瓣膜病(部位,心脏是否扩大, 是否风湿热活动 ◇ 有无心功能不全 * 1992年修订的Jones诊断标准 ★ 2项主要表现,或1项主要指标伴2项次要表现者,可诊断为风湿热。 ★ 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者,关节痛不再作为次要表现。 ★ 主要表现为心脏炎者,P-R间期延长不再作为次要表现。 Maijor manifestations Carditis Polyarthritis Sydenham chorea Erythema marginatum Subcutaneous nodules Jones criteria (modified) for diagnosis of rheumatic fever Minor manifestatioas Clinical Previous rheumatic fever or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Polyarthralgia Fever Laboratory Acute phase reaction:ESR,CRP,leukocytosis. Prolonged PR interval Plus Supporting evidence of precedi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