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相关护理方法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排便相关护理方法介绍.ppt

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 原因 气体产生过多:食入产气性食物过多;吞入大量空气 气体排出障碍:肠蠕动减少;肠道梗阻及肠道手术后 症状和体征 病人表现为腹部膨隆,叩诊呈鼓音、腹胀、痉挛性疼痛、呃逆、肛门排气过多 肠胀气(flatulence) 指导病人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饮食习惯 去除引起肠胀气的原因 鼓励病人适当活动 轻微胀气时,可行腹部热敷或腹部按摩,严 重胀气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或行肛管排气 肠胀气的护理 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灌肠 目的 保留灌肠 不保留灌肠 液体量 大量不保留 小量不保留 灌肠法(enama) 目的 解除便秘、肠胀气 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 大量不保留灌肠 灌肠溶液 常用0.1%~0.2%肥皂液,生理盐水 成人每次用量500~1000ml 溶液温度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4℃ 大量不保留灌肠 体位:左侧卧位 灌肠筒内液面高于肛门40~60cm 肛管插入直肠7~10cm 操作步骤中注意点 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筒内液面下降和病人 的情况。如病人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可嘱病 人张口呼吸放松腹部肌肉,并降低灌肠筒的 高度以减慢流速或暂停片刻。如病人出现脉速 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促,应 立即停止灌肠,与医生联系,给予及时处理。 操作步骤中注意点 灌肠后取舒适卧位,嘱病人尽量保留5~10分 钟,再排便 记录方法:在体温单大便栏目处记录灌肠结 果,排便次数/E。如2/E,1 3/E。 操作步骤中注意点 目的要求 熟悉各种影响排便的因素及对大便的评估 掌握灌肠法定义、分类及各种灌肠法的异同点 掌握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了解肠胀气、腹泻和便秘的护理措施 排便护理 大肠的解剖 外层:浆膜层 中间:肌层 内层:粘膜层 外层:纵肌 内层:环肌 结肠袋 结肠带 大肠的结构和功能 盲肠(cecum):回盲瓣 结肠(colon):升、横、降和乙状结肠 直肠(rectum):骶曲 凸向后方 会阴曲 凸向前方 肛管(anal canal):肛门内括约肌(平滑肌) 肛门外括约肌(骨骼肌) 大肠的解剖 吸收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 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 利用肠内细菌制造维生素 大肠的生理功能 袋状往返运动:环状肌无规律收缩,空腹常见 分节、多袋推进运动:一个结肠袋或一段结肠收缩,进食后或结肠受到拟交感药物刺激时增加 蠕动:集团蠕动,开始于横结肠,可推动一部分大肠内容物到降结肠或乙状结肠。常见于进食后 大肠的运动 粪便进 入直肠 刺激 直肠壁内 感受器 大脑皮层 初级排便中枢(脊髓腰骶段) 盆N 腹下N 便意 盆N 阴部N(—) 提肛肌收 缩 肛门外括约肌舒张 降结肠收 缩 乙状结肠收 缩 直肠收缩 肛门内括约肌舒张 腹肌膈肌 收缩 排便 排便反射 心理因素 文化教育 年龄 食物与液体摄入 活动 个人排泄习惯 疾病 药物 治疗和检查 影响正常排便的因素 排便次数 成人:1~3次 婴幼儿:3~5次 3次/日或 3次/周视为排便异常 量 与进食量、食物的种类和液体摄入有关 粪便的观察 颜色 (正常成人:黄褐色或棕黄色;婴儿:黄色或金黄色 ) 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 白陶土样便:胆道梗阻 灰色便混有可见的脂肪或粘液:脂肪消化不良 暗红色血便:下消化道出血 果酱便:肠套叠、阿米巴痢疾 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痔疮或肛裂 白色“米泔水”样:霍乱、副霍乱 粪便的观察 内容物 (食物残渣、脱落的大量肠上皮细胞、细菌以及机体代谢的废物) 粪便表面大量粘液:常见于肠道炎症 粪便表面附有血液:常见于痢疾、肠套叠等 肠道寄生虫感染:蛔虫、蛲虫、绦虫节片 脓血便则常见于痢疾、肛门周围脓疡及直肠癌等。 粪便的观察 气味 严重腹泻:粪便呈碱性反应,极恶臭 直肠溃疡、肠癌:腐败味 上消化道出血:柏油样便,腥臭味 消化不良乳、儿糖类未充分消化或吸收脂肪酸:粪便呈酸性反应,气味为酸臭味或酸败臭 粪便的观察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