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记论张良的生命智慧-国立东华大学.docVIP

从史记论张良的生命智慧-国立东华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史记论张良的生命智慧-国立东华大学

從《史記》論張良的生命智慧 林素英 國立花蓮師院語文教育系副教授 摘要 讀史的主要目的,在於能「以人為鑑」、「以史為鑑」,亦即要由歷史的陳跡中吸取智慧,以成為個人積極發展生命價值的指南,因此以足智多謀著稱,功冠「漢初三傑」,不但深受劉邦信服與禮遇,而且獲得善終的張良,自然擁有更多值得後人效法之特質。然而其值得後世取法之處,並非僅止於其謀略運用精當,而更在於其人格高潔、氣象遠大,因此張良前後雖然有看似從「志在復韓」到「一心為漢」的轉變,然而其為漢又本出於為韓,其間並無矛盾衝突,而且始終以忠貞愛國之人格特質貫串其間,以成就其個人之獨特風格。本文主要根據《史記》之傳記資料,先歸納張良為人處世之生活智慧,然後更從其謀略之運用,以顯現其智慧之運用。文末,則提出張良以儒家之「禮」為做人之根本,而以道家之「術」成其用世的靈活原則,而終能達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境地。 關鍵詞:史記、張良、傳記、謀略運用、為人處世、禮治、道術、生命智慧 壹.前言 張良(?~189B.C.)、蕭何(?~193B.C.)與韓信(?~197B.C.),世稱「漢初三傑」,共同輔佐劉邦(?~194B.C.)興建漢朝。其中,蕭何之功在於政治,韓信之功在於軍事,而張良之功則以謀略見長,都是漢代的開國大功臣。然而以酇侯蕭何之忠貞老成,不免於遭受縲紲之災;韓信攻城掠地、戰無不克,卻因身戴震主之威、挾帶不賞之功,終為呂后(?~180B.C.)詐殺於長樂鐘室;至於其餘異姓諸侯王與一切有謀反嫌疑與可能的功臣,更多成為被誅殺的對象,姻親樊噲與女婿張敖亦險遭不測;漢代之開國元勳中,能獲得善終的,可謂寥寥可數。不過,張良卻因智慧超群,且能長於謀略策畫,因此不但得以明哲保身、善始善終,甚且還得到劉邦「夫運籌筴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的美譽;尤其劉邦一生最喜歡狎侮捉弄讀書人,又多猜忌之心,然而對於張良,則自始至終不敢失禮,且始終不起疑心,可知張良之成功,就不僅止於以謀略見稱,而是擁有更深沈且醇美的生命智慧,因此更值得後人取法或欣賞,所以本文以論述張良的智慧為主題。 貳、研究方法 要論述張良的智慧,目前最可取為依據的,實為與當事人年代最接近的傳記資料,因此《史記》中的〈留侯世家〉即成為最重要的根據,而其他篇章有關張良的相關記載,亦取以為論據資料,至於後之學者對於張良之相關研究與評論,也是重要的參考來源。 雖然史書的記載,難免夾雜有史家個人的主觀情感與客觀限制,不過,這又正足以凸顯史家獨特的見識與作品的風格。由於《史記》的成就,兼集史學與文學而有之,非僅影響後來歷代正史之編纂,更為我國傳記文學之始祖,因此司馬遷(145~86B.C.左右)並非藉由抽象的論斷來表達個人的見解,而是通過其對於各歷史人物鮮明形象的描繪與摩寫,以「不虛美,不隱惡」的方式客觀呈現其人其事,使讀者有身臨其境、親自體驗的感覺,然後再以褒貶論贊的方式,蘊藏其明善惡、別是非的寫作要旨,庶幾乎能使讀者達到「以史為鑑」的讀史目的。因此,透過《史記》對於張良的詳細摩寫,可以使後世對張良的一生具有整體的瞭解,且能從其中概括出更全面的生命智慧。於是歸納整理司馬遷對於張良的描述,而分別從為人處世與謀國策略兩大方面呈現其用智之道,然後更透過演繹之原理,而於結論推論其智慧之來源。 參、為人處世的生活智慧 觀微可以知著,日常的生活雖然看似平淡無奇,但是從個人前後統一、安之若素的生活表現與態度,卻更能自然呈現出其所獨具的生活智慧。張良的生活智慧,可以透過以下的行為特質而彰顯之: 一、忠貞愛國 人為經營群居生活之生物,因此不能生而無群,所以荀子說:「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彊,彊則勝物。」亦即透過團體的互助合作,可以增進彼此的各項生活機能,改善並提高生活的品質。至於《呂氏春秋》更就人類天賦的生物特性出發,清楚地記載:「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衛,肌膚不足以扞寒暑,筋骨不足以從利辟害,勇敢不足以卻猛禁悍。」這是人類客觀存在不甚理想之生存條件,但是睽諸歷史,人卻優於其他生物而長存於世界上,因此該書又繼續記載:「然且猶裁萬物、制禽獸、服蛟蟲,寒暑燥濕弗能害,不唯先有其備,而以辟聚邪。群之可聚也,相與利之也;利之出於辟也,君道立也。故君道立,則利出於辟,而人備可完矣。」說明個人與群體的關係相當密切,個人倘能經由君主適當的規畫與領導,即可充分發揮群體組織的功能,積極創造群體價值,達到造福百姓生活的目的,由此亦可見個人必須在國家的羽翼護衛下,方可以更加茁壯碩大,所以「國家」並非抽象空洞的符號,而是人類發展的重要憑藉。 一般人尚且應該認識國家對於個人發展所具有的意義,長期直接承受國家優渥資源的貴族子弟,更會深切感受「國」的意義重大。張良一家世為韓國貴族,祖父與父親兩代即歷任韓國五代之官,因此對於「韓國」實有禍福與共、休戚相倚的深厚感情,以致當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