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理解的意义之维-教师教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
推荐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伊丽莎白?坎普贝尔:《伦理型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1988年版. Your site here LOGO LOGO 课程 与 教学 教学理解的意义之维 徐继存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教学理解 1. 教学理解的价值意涵 2. 教学理解的三维视域 3. 教学理解的现实化 教学理解的价值意涵 教学不是一种自在的自然现象,而是一种为人的人为存在; 教学是一种事实之在,也是一种价值之在; 教师的教学理解分为知识性教学理解和价值性教学理解。 知识性教学理解 是以对教学本身的认识为目的,通过探究教学“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这样”,获致教学的经验和知识,是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必要条件。 知识性教学理解的特点:知识性占有、技术性控制,但容易忽略教学中人的价值和意义,甚至通过控制、支配教学而控制、支配教学中的人自身,使人被教学异化。 价值性教学理解 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人固有的。 -----------赫舍尔《人是谁》 价值性教学理解是对教学进行知识性考察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价值性教学理解揭示教学中的人“在场”的事实,更加注重教学目的本身的合理性,揭示教学与人的内在需要的价值关联和实际效应,更接近人为教学的真实。 两种理解的关系 知识性教学理解,把教学蜕化为一种价值中立或无涉的活动,一种纯粹的技术活动,消解了教师主体的价值思考和意义追求。 价值失落、意义危机 日常抗争、平庸之恶 价值性教学理解,可以避免工具主义弊端,化解教师的“价值失落”或“意义危机”。 教师的价值性教学理解,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方向、层次和水平。 教学理解的三维视域 作为国家事业的教学 作为社会活动的教学 作为个人职业的教学 作为国家事业的教学 “有意义的生命必然应当是献身于某种封闭的个人生命之外的东西,只有当人在履行使命和实现超个体的价值的时候,他才能找到合理的自我存在,也就是使自己成为有生命意义的存在物。我们所与之联系和作为其一部分的切近整体是民族或人类的生命,脱离了祖国,脱离了与祖国命运的联系,在人类过去和将来的文化创造的统一性之外,在对人类的爱和人类的共同命运之外,我们就不能实现自身,不能拥有真正有意义的生命。” ---------弗兰克 作为国家事业的教学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教学是一项基础性的国家事业,对塑造现代民族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必须有国家意识,体现国家意志,更意味着教学应该肩负起相应的国家责任。 教师应具有家国情怀 教师应站在国家的高度,将教学理解为一项国家事业,确立起教学的国家事业观。 将个人的生存发展与国家的荣辱兴衰紧密联系,感受和体验到教学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履行教学的国家责任和神圣使命。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超越个人情感的士子精神。 作为社会活动的教学 人是社会关系的存在,教学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 教室不是避风的港湾,学校也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 教学不是与社会割裂的抽象物。 作为社会活动的教学 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的个体化,催生教师的自我教学观念,容易无视教学的社会制约和社会担当,滋生教学的主观任性,甚至把教学变成利己主义的工具。 杜威:教师应该不但注意于学校以内,更当注意于社会,不但做学校的教师,更当作社会上一般人的教师、学生家属的教师。 作为个人职业的教学 作为谋生手段的职业是对职业的极为片面的理解;职业是一种造就人的事业和现实的活动,其目标不只是局限于谋生,而更指向对人的现实塑造。 教学蕴涵着丰富的精神价值,它本身就是塑造教师自身精神的一种理想场域。 作为个人职业的教学 真正的教学生活是教学相长的:我拉着你们的手一步一步向前走,我把整个的心都给了你们。诚然,这颗心也有过疲倦的时刻,而每当它精疲力竭时,孩子们啊,我就尽快到你们身旁来,你们的欢声笑语就给我的心田注入新的力量,你们的张张笑脸使我的精神重新焕发,你们那渴求知识的目光激发我去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能否超越教学对教师单向度的生存逻辑,感受、体验和享有教学的精神教化价值,是衡量和确认教师教学理解的意义之维。 教学理解的现实化 教学理解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教学的阐释和把握,拓展教学的意义空间,提升教学的层次、水平和境界。 现实化要求: 专业性与政治性相统一的教学取向 有效性与伦理性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SA测量系统分析-二次元.pdf VIP
- 视频处理软件:Final Cut Pro二次开发_(1).FinalCutPro二次开发概述.docx VIP
- 公司气象灾害防御方案气象灾害防御条例.doc VIP
-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pptx VIP
- 2023年《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20.docx VIP
- 专题13 《红岩》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 (解析版)-2021年中考语文常考名著之阅读指导及真题训练.docx VIP
- TCECS 618-2019 压接式碳钢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知识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