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食叶性害虫.ppt

  1.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七、食叶性甲虫 (三)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 3.形态特征: 成虫:头颈短。触角线状,密生细毛,1~4节黄褐色,5~11节黑褐色;前胸背板刻点大而密,侧缘后端1/3处向外突出鞘翅具排列整齐小刻点;腿节、胫节端部、第1~2跗节黑褐色。 卵长椭圆形,两端钝圆。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七、食叶性甲虫 (三)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 3.形态特征: 幼虫略成“C”字形,胸足3对;背面有较深的皱褶,气门下方具瘤突,气门淡红色、圆形。 蛹生有淡黄色细刚毛,复眼红棕色,头部淡黄色。后足腿节末端具一枚棕黄色齿突及2~3根棕色长刚毛;腹末具1对长而弯曲的棘刺。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七、食叶性甲虫 (三)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 4.为害状:成虫咬食嫩梢芽叶,叶背咬食小圆孔;幼虫取食茶树根系。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七、食叶性甲虫 (三)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 5.发生规律与习性: 1年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4/上化蛹,5/上羽化,5/中~6/中为害盛期,5/下产卵,7/上始孵。 卵期14d,幼虫期280~300d,蛹期15d,成虫期40~60d。 成虫具假死性,有飞翔能力,羽化后10d左右交尾,产卵于表土层和枯枝落叶下;每雌产卵量50~80粒,出土后先为害中下部嫩叶,傍晚取食最烈。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七、食叶性甲虫 (三)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 6.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早春回暖早成虫出现早 平地、丘陵、东南向茶园重 土壤肥力好、土层疏松重 新梢芽叶多、芽叶持嫩性强、叶质柔软 重 芽叶茸毛厚、发芽期早 轻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七、食叶性甲虫 (三)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 7.天敌 幼虫、蛹期:肥螋、蚂蚁 成虫:黑步甲、胡氏列毛步甲、列毛步甲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七、食叶性甲虫 (四)茶园食叶性甲虫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2.人工捕捉 3.生物防治 4.加强检疫、严防扩散 5.化学防治: 98%巴丹1000倍液(每亩60ml)或2.5%联苯菊酯乳油(天王星)1000倍液(每亩60ml)进行喷雾防治。 思考题 1.常见的茶树食叶性害虫种类; 2.茶尺蠖、茶毛虫、茶蓑蛾、茶卷蛾、灰地老虎、茶丽纹象甲等害虫的鉴别特征及防治方法。 *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NPV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六、其他蛾类 (一)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 4.发生规律与习性 皖1年2代,浙、赣、湘2~3代,闽、台3~4代,粤4代,多以蛹于落叶下或杂草间越冬。 2代区5~6月、8~10月; 3代区3/上~4/上、5/下~6/下、10/上~11/上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六、其他蛾类 (一)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 4.发生规律与习性 成虫昼出性,喜弱光; 羽化当日交尾产卵,每雌产卵百余粒,卵产于嫩叶背面; 幼虫具有群集性,1、2龄于原产卵叶背面取食叶肉,3龄后群集,可转移为害;常“乙”字形;受惊吐水坠地,释放排泌物。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六、其他蛾类 (一)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 5.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高温、凉爽、短日照 重 气温低、降雨多、日照少,夏蛹期缩短,重 山区沟谷、阴坡茶园 重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六、其他蛾类 (一)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 6.天敌种类 卵期:黑卵蜂; 幼虫期:寄蝇、茶蚕颗粒体病毒AbGV、姬蜂、真菌、细菌; 成虫期、幼虫期:蜘蛛、鸟类。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六、其他蛾类 (一)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 7.茶园茶蚕防治方法 (1)冬季灭蛹 (2)人工捕杀 (3)生物防治:Bt (4)化学防治:3龄幼虫发生盛期 20%灭净菊酯2500~3500倍; 20%杀灭菊酯2500倍。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六、其他蛾类 (二)茶叶斑蛾Eterusia aedea L. 斑蛾科 Zygaenidae 1.寄主:茶树、油茶等。 2.分布:全国大部分茶区。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六、其他蛾类 (二)茶叶斑蛾Eterusia aedea L. 3.形态特征 成虫:有光泽,第3腹节起背面黄色,腹面黑色;翅蓝黑色,前翅有3列黄白色斑,后翅2列;触角双栉齿状,雌蛾触角末端膨大。 卵:椭圆形,卵块上覆有少量白丝。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 六、其他蛾类 (二)茶叶斑蛾Eterusia aedea L. 3.形态特征: 幼虫:近长方形,中部较宽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