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沒錯,犯罪現場的指紋、腳 印、DNA檢驗、血液、精液、毛髮、指甲等等的檢驗,屬于法醫的責任,涵蓋在法醫物證學裡頭。
法醫的職責是“雙安”,即通過專業鑑定,協助無名屍、 無頭公案厘清真相,讓人“安心”,然后是協助死者找到兇手,讓死者“安息”。
從早期的指紋、血液、腳印到今天最流行的DNA檢驗,為了查出 死因,早期的法醫是不戴口罩的,以從氣味中掌握中毒訊息。
台灣法醫界傳奇人物,楊日松驗屍時不戴口罩、不穿手套,甚至不惜親嚐屍水,看看死 者是不是因中毒而死。
有台灣李昌鈺之稱的楊日松,被視為法醫界的“神”,因為破了太多奇案,他的法醫生涯經被寫成書,名氣很大。
他 在1927年出世,畢生投入法醫工作,一直到1997年才退休。雖已退休,一遇到大案件,警方還是會請他重出江湖。
與一般純粹調查死因的法 醫不同,他常常主動提供警方線索,以助破案,所以也有“法醫神探”的美名。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驗屍時幾乎從不戴口罩、不穿手套,甚至有 人目睹他直接用手指沾死者口腔裡的泡沫來嘗,以鑑定死因是否中毒。
即使在刑事現場,他驗屍也不戴口罩。據他的說法,這不是因為勇敢,而是為 了尊重死者,同時也希望能夠嗅到嫌凶留下的氣味,好作為破案線索。他一直想把“氣味”研究,加入法醫專業中。
從事法醫這行逾50年,他參加 過三萬多件遺體解剖,破過無數重大懸案,不管是自殺,還是他殺,難逃他的勘探。
分屍案轟動台灣
台 灣的首宗分屍案,就 是在他手中破案。
上個世紀70年代中,江子翠分屍案驚動全台灣。
當年板橋江子翠發現分屍案,一具女屍被剁成八塊不止,且還用 熱水燙過,被發現時已爛熟得無法辨認。當年的楊日松束手無策,找不到線索,只有呼吁民眾前來認屍。
為了讓前來認屍的民眾看清楚屍體的特征, 楊博士把它用福馬林葯水(防腐劑)浸泡;若前來認屍的民眾看不清楚,他就把屍體一塊一塊撈起來,但仍沒人認出,死者身分仍是謎。
最后,還是 楊日松想到一個辦法──他把死者的牙齒放大,做成模型,然后一一比對近年的失蹤人口,最終查出死者身分。原來死者叫張明鳳,有看廣告紅紙應征工作的習慣, 在應征會計工作時遇上林姓嫌犯。林嫌犯本來就有強暴前科,他看到張女,色心大起,先姦后殺,把屍體分八塊裝入塑膠袋,棄屍板橋大漢溪邊。惟天網恢恢,他遇 到楊博士,算他倒霉。
雖然楊日松成功破了案,他卻因而中了屍毒,痛苦不已。
由于破案心切,當年的他直接用手碰觸張女屍體,感 染了屍毒,患上嚴重的皮膚病、頭髮掉光,痕癢入骨,更因為抓癢而抓破皮,最終只好住進台大醫院,出院后一度想退休。后來靠著民間提供的偏方,用米糠水泡 澡,最終將皮膚病治好,他才得以繼續與屍體“溝通”。
?屍毒???現代醫學難明?
顧名思義,中屍毒詮譯為碰觸屍體而染上的毒素,但它其實不存在于當今醫學 中,現代醫學無法找到證據,只能籠統的說,受到不知名的細菌或病毒感染。
一般來說,活人接觸腐爛膨脹的屍體尤其屍水就會染到屍毒。古代的仵 作(法醫)和撿骨師都有服吃家傳防屍毒藥的傳統,殭屍系列電影中常用到的糯米,就是其中一種。
據古代醫書記載,屍毒最有可能是長期受到人體 中抗體的影響而產生突變的細菌,這種細菌在屍體腐爛后增生,因為這種變種細菌不怕人的抗體,所以一旦發作起來,人類無法自癒。
?有助判斷死因?
氣味,也是法醫判斷死因時的一種依據。解剖時,法醫可從氣 味中鑑別中毒征兆,如氰化物中毒會嗅到苦杏仁味;酒精中毒也會出現乙醇獨有的甜味,或是解剖胃部時,聞到農藥中毒的氣味,一些農藥的味道如大蒜。
酒 精,應是最容易判斷的氣味,因為我們人體就像一個轉換器,能夠把酒精轉化為糖,所以一旦體內的酒精含量高,會散發出酒味。
如果死者體內含有 酒精的話,非自然死亡佔40%,如酒后駕駛、不小心從高樓墜下、火災、自殺、溺水、他殺、家庭暴力、酒吧裡的毆鬥等等。
無論如何,毒物氣 味,再佐以唾沬、血液、骨頭的檢驗,才能作出中毒結論。
儘管現代法醫驗屍時大多會戴上口罩,但戴不戴口罩,其實頗受爭議,因為戴上口罩可能 會錯過屍體的氣味;但不戴口罩,卻會吸入有毒的空氣。
實際上,鼻咽癌,正是法醫的職業病。
?仍有鑒證價值?
拜現代科技的進步,DNA驗證,成為最廣泛、最受歡迎、最準確的驗證方式,但法醫界 仍不可忽視指紋學的存在,它仍有鑑證價值。
在還沒有DNA的19世紀,指紋等如今天的DNA,當年的指紋鑑證,一度震驚全球,被視為讓犯人 無所遁形的技術。
法醫檢驗從現場、作案地、工具、遺留物、窗戶、門檻、手把、現場上任何物件上採集回來的指紋。
我們常常在電 視中看到的是螢光試劑法,即是利用螢光氨和磷笨二醛可以馬上和指紋殘留物的蛋白質或氨基酸起作用,產生了高螢光性指紋,這種方法多用在彩色物品的表面。
除 了採集指紋,還可以留意特殊指紋,如糖尿病人留下的指紋可能會吸引螞蟻和蜜蜂。
第一次被法庭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SH 0102-2007 中国石化物料分类与代码.pdf
- 第1章 勾股定理——问题解决策略:反思(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免疫规划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创伤后机体反应及基本的创伤支持.ppt VIP
-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第3课算法设计(教案).pdf VIP
-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doc VIP
- 野外驻训卫生防病【28页】.pptx VIP
- 合同协议-付款协议.doc VIP
- 202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分析.doc VIP
- DB11T 1598.8-2020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第8部分:呼叫服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