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图书馆
2008年第 3期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2008年 3月
No. 3, 2008 ZHEJ IA NG SO C IAL SC IENCES M ar. , 2008
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
———兼论中国宪法第 38条的解释方案
□ 林来梵
内容提要 我国现行宪法文本上虽然仅有 “人格尊严 ”这一用语及其保护条款 ,而缺落了
可与诸多立宪国家宪法上的 “人的尊严 ”又或 “个人尊严 ”相提并论的基础性价值原理 ,但彼此
之间在语义脉络上也存在着某种相通之处 ,尤其是与德国基本法中的那种以 “人格主义 ”为哲
学基础的 “人的尊严 ”这一概念之间就存在着某种可互换的意义空间。正因如此 , 同时也基于
对我国现行宪法第 38条本身内部规范结构的规范分析 ,吾人可以对这一人格尊严条款作出一
种新的、更为合理的解释 ,此即本文所提出的 “人格尊严条款双重规范意义说 ”。
关键词 人格尊严 人的尊严 个人尊严 宪法上的人格权 宪法的基础性价值
( ) ( )
作者林来梵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法学博士 日本 。 杭州 3 10008
华人圈法学界之内亦并不鲜见 ,但 由于我国现行
一 、引论
( )
宪法文本中仅有 “人格尊严 ”第 38 条 之谓 ,而
“人 ”在公法上的问题 ,应可理解为宪法学的 无 “人的尊严 ”之说 ,为此 , 如何在中国宪法的语
① 境中把握这一概念及主题 ,也便构成理论上的一
一个重大原初问题 。有鉴于此 ,近年来笔者较为
⑤
集中地关注 “公法上的人 ”之学理 ,并在此延长线 种挑战 。
之上 , 进而思考 “人的尊严 ”这一主题 。而在宪法 其二 ,这一论题还因其本身直接派生于 “人 ”
之中 , “人的尊严 ”本身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在公法上的问题之故 ,为此 ,许多研究多从抽象的
乃被誉为现代宪法的 “核心价值 ”, ②甚至被德国 理论层面加以探究 ,而结合有关宪法规范之理解
( 的诠释 ,则往往受到了忽视 。这一点在国内的已
学界定位为是 “最上位之宪法原则 ” oberste s
) ( 有研究中尤为显见 。诚然 ,这与我国现行宪法中
Kon stitu tion sp rinzip 、“宪法之基本要求 ” Grund
forderung der V era ssung) 、“客观宪法之最高规范 ” 没有明确规定 “人的尊严 ”之文本状态不无干系 ,
( ) 但也正因如此 , 在把握 “人的尊严 ”之原理的同
Oberste Norm de s objektiven V erfa ssungsrech ts 或
③
( ) 时 ,如何理解我 国现行宪法上与此最为近似 的
“实质基本规范 ”m ateriale Grundnorm 等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