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新光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检测
得分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7分)
(一)字词积累(24分)
1.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字、音。(16分)
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少年时代。有的人的少年时代如白驹( )过隙,充满惆( )怅;有的人少年时代,五彩纷呈( ),乐趣荟cuì( );有的人的少年时代,徜( )徉在浩淼的书海中,xié( )取最美的果实。愿我们的少年时代都juān( )刻着最美的记忆。mò( )然回首,年华无限。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修改。(8分)
走头无路 津津有味 美不盛收 心旷神怡
鸦鹊无声 小心翼翼 谈笑风生 罪魁祸首
错别字
修改
(二)名句积累(12分)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②_____________ _____,江春入旧年。
③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
○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 ○6青女素娥俱耐冷,_______________。
(三)运用(11分)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往事依依》中直接引用《千家诗》的内容,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展现出一幅四季风光图。
B.沈复,字三白,清代人,著有作品《虞初新志》。
C.《伟人细胞》节选自秦文君的小说《男生贾里》,记叙了初一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
D.《十三岁的际遇》以第一人称“我”来写,这样便于抒发感情,也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
5.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的地方加以修改。(8分)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办了一次“青春万岁”主题演讲,校长也参加了。会
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我们一直
鼓掌。气氛非常热烈得很。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搏得全场一片喝彩声。通过这次
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阅读理解(53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6-8题。(11分)
乡 思
李觏○1(宋)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注】○1李觏(gòu),(1009-1059)字泰伯,北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住县城北街瑾睦坊。北宋儒家学者,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6.从体裁上看,本诗属于 言 。(“律诗”或“绝句”)(3分)
7.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从诗中找出依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往事依依》选段,回答9-11题。(12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享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修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次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
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9.用一句话简单概括选文的内容。(3分)
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5课《背影》同步练习3(北师大版).doc
- 第5课故乡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试题.doc
- 第5课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练习题-苏教版.doc
- 第5课《长征》(节选)同步训练(苏教版八上).doc
- 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
- 第6课《理想》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doc
- 第6课《理想》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doc
- 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阅读“1+1”升级版(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上册).doc
- 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单课精练(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doc.doc
- 第6课《雪》试卷教学反思设计学案案例学案说课稿.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