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必修3新课标人教版.docVIP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必修3新课标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必修3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三 第三单元 单元评价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运用(分) 1 A、舟楫( yī) 曳兵( yè) 跬步(guǐ) 鸡豚狗彘(tún) B、强谏(qiáng ) 骐骥(jì ) 逡巡(qūn ) 金石可镂( lòu) C、屏息(bǐng) 纤腰(xiān ) 爪牙( zhuǎ) 亡矢遗镞(cú) D、鞭笞(chī) 劲弩(nǔ) 藩篱(fān ) 万乘之势(chéng) 答案:1. B(A楫jí 跬kuǐC爪zhǎo 镞zú D弩nú 乘shèng) 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颓圮? 修葺?? 脍灸人口?? B.寒? 饿俘? 铤而走险??C.孝悌 犒赏?? 计日成功?? ?D?.赝品? 挑衅?? 捉襟见肘??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答案:2. D(A脍炙人口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寒暄 饿殍 C计日程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或师焉,或不焉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振之以威怒 D. 句读之不知D(A.不 B.受C. 振? 4、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 ( )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用心一也 ④弃甲曳兵而走  ⑤古之学者必有师  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⑥⑦ D.④⑤⑧ 答案:4 。D (④“走”古义为逃,今义为 步行  ⑤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某一方面有专才的人  ⑧“博学”古义为广泛学习 ,今义为学识渊博) 5、下列句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忌不自信-14题(28分) (一)课内部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答案:8 。A(“利”应该解释为“使……走的快”) 9.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答案:9 。D(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A项,介词,表示比较/介词,相当于“向”;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10.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但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答案:10.C(“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 (二)课外阅读 袁州州学记 [宋]李觏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zhī)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①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择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shēn),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