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煤的形成和显微组分-附煤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山东科技大学.ppt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煤的形成和显微组分-附煤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山东科技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2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煤的形成和显微组分-附煤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山东科技大学.pp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煤的形成和显微组分 第三章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第四章 煤的物理性质和物化性质 第五章 煤的化学性质 第六章 煤的工艺性质 第七章 煤的结构 第一章绪论 何书 中国煤炭开发利用历史 煤化学学科兴起与发展 煤炭在社会发展中地位 煤的综合利用与洁净技术 煤化学内容特点与学习方法 张书 煤炭是中国主要能源和和重要化工原料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中国煤炭消耗的行业结构 石油价格高刺激煤化工产业蓬勃发展 煤化学主要内容及在煤炭加工利用中的作用 绪论 我们概括为 煤化学的研究内容及特点 是研究煤的生成、组成、结构、性质、分类、转化和合理使用的一门学科,是煤科学的一个分支。 煤化学是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以化学为基础 ,结合地学等学科知识及手段(地球化学、地理学、地质学、岩石学、微生物学、高分子学、胶体化学、电化学、表面化学等 ),对其基础问题和应用问题进行交叉研究。 开创1831,鼎盛1913-1963,衰落阶段1963-,复兴阶段2000- 煤化学研究是复杂而困难的。 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世上任意两块煤都没有完全相同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煤是一种组成、结构非常复杂和极不均匀的混合物,包括上千种有机物、几十种无机物和几十种复杂的煤的岩相组分(镜质组,惰质组、稳定组)。 煤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并迅速发展的学科,也是大有可为的学科。 目前煤化学研究水平不高,定性描述多,定量测定少,许多理论问题尚无定论,正处于发展中的资料积累阶段。 煤化学的研究核心 是煤的组成和性质,它是指导煤炭加工利用的理论基础。 煤化学的最重要研究成果 (1)1914年高温高压下煤加氢直接液化技术(德国 Frierdrich Berguis 贝吉乌斯,1931获诺贝尔奖) (2)流化现象及流化床反应器(德国 温克勒 Ffriz Winkier) (3)1921年 煤间接液化技术,即F-T(费-托)合成液烃技术( 石油禁运促使南非发展了成熟技术) (4)煤燃烧过程多孔固体的气-固相反应理论 煤的间接液化:煤炭在高温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使煤炭全部气化转化成合成气(CO+H2混合气),然后费托合成液体燃料。 F-T合成反应 (铁系催化剂 Fe、Co、Ni、Ru等第Ⅷ族过渡元素) CO + H2→CnH2n+2+H2O 烷烃 CnH2n+H2O 烯烃 CH4+H2O 甲烷 CH3OH 甲醇 C2H5OH+H2O 乙醇 2CO → C+CO2 积炭反应 研究热点课题 煤的生成 煤的结构 煤的转化(煤直接液化理论、煤焦化过程理论) 煤的物理、工艺性质 煤制化学品与煤基材料 煤经气化后合成液体燃料,即CO和H2反应合成烃、醇、醚等洁净燃料和化学品。或焦炉煤气制甲醇、二甲醚、烯烃、醋酸、合成氨等,以及煤基纳米材料和煤基碳分子筛 这方面,南非有60多年成功实践。 煤化学的重要性 (1)煤与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柴草时期 煤炭时期 石油时期(石油后时期) 新能源时期 中国国情 富煤70%、贫油、少气 中国能源战略 以煤为主、多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