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P2P原理、应用及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2P原理、应用及发展.ppt

P2P应用、原理及发展的初探分享会 内 容 提 纲 一、 P2P概述 1.1 什么是P2P 1.2 P2P 特点 1.3 P2P 产品 二、P2P实现原理 2.1 P2P的资源定位 2.2 P2P的网络连接 2.3 P2P的数据传输处理 三、P2P的改进和新趋势 3.1 P2SP = P2P + P2S 3.2 “Goodbye P2P, P4P is Coming”? 3.3 云计算时代, P2P的机遇 3.4 P2P是一种趋势 一、 P2P概述 1.1 P2P概念 谐音:“to ”-- “ 2” P2P=Peer to Peer 1、Peer-to-peer is a type of Internet network allowing a group of computer users with the same networking program to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for the purposes of directly accessing files from one anothers hard drives. 2、Peer-to-peer networking (P2P) is an application that runs on a personal computer and shares files with other users across the Internet. P2P networks work by connecting individual computers together to share files instead of having to go through a central server. 3、P2P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网络的参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打印机等),这些共享资源需要由网络提供服务和内容,能被其它对等节点(Peer)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在此网络中的参与者既是资源(服务和内容)提供者(Server),又是资源(服务和内容)获取者(Client)。 1.P2P是一种网络形式 2.P2P的参与者是个人用户 3.P2P目的是通过跑相同网络应用程序实现文件共享 1.P2P是分布式的对等网络 2.共享是的是资源,不再限于文件了 3.直接户型访问,不需中间服务,既是Provider,也是Geter Linux TCP/IP Bluetooth Wifi TCP/IP TCP/IP winXP P2P 的网络构成示意图 iMac Win7 TCP/IP TCP/IP TCP/IP Win7 P2P 与 C/S的比较 1.2 P2P的特点分析 –-技术优势 非中心化 可扩展性 健壮性 高性价比 隐私保护 负载均衡 P2P中,资源与服务分散在所有Peer点上,其传输及处理也都在Peer完成,无须中间环节及中心服务的介入。 P2P理论上是扩展无限的。举BT下载通俗说:参与者越多,下载速度越快。 服务分散在各Peer,相对C/S架构来说,P2P能自动调整整体拓扑,保证连通性;天生耐攻击,高容错。 PC的计算、储存及网络通信能力摩尔定律增长;P2P技术可以充分利用PC的资源;相对C/S架构来说,大大节省服务器成本。 P2P中,个人信息分散,而无需某个集中存储;大大减少了信息被窃取及泄露概率。 P2P中,每个Peer既是Serv又是Client,相对C/S结构对Server的高度依赖来说,P2P是分布式服务,可实现整网负载均衡 一、 P2P概述 版权问题 国外Napster、Gnutella,国内Verycd、迅雷都遇到这样的问题. 吞噬网络带宽 早期Bt应用软件遭到ISP的封堵. 管理困难 相对于C/S , P2P: 传输内容不易控制,垃圾信息,黄色信息 另外,Peer用户用户认证困难 技术标准的定制 P2P技术各向发展,开发资源统一合力,标准迟迟未能确定 1.2 P2P的特点分析—需面临问题及解决之道 --解决之道: 视频播放应用领域的广告收入买版权的方案. --解决之道: P4P标准 --解决之道:管理的P2P应用,如Skype.协同软件 --解决之道: Intel的P2P网络分层协议, Sun的jxta 谁是技术盟主,期待统一认可的标准. 1.3 p2p的应用体系 目前,其实对于大多数internet上的用户,P2P技术已经渗如我们的生活了 大家想想自己平常用那些P2P产品? 交友聊天: 用“QQ” 电影下载: 用“BT”“电驴”或者迅雷” 看连续剧: 用“PPStream”“土豆” 在办公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