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媒介形态演进史(四).ppt
一、媒介与技术性媒介 1、媒介: 定义:媒介“media”,其义是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 。 从广义上讲,说话、写作、姿势、表情、服饰、表演与舞蹈等,都可以被视为传播的媒介。 狭义上的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 2、技术性媒介 每一种媒介都能通过一条信道或各种信道传送符号。有时它用来指传播方式,但更常用于指使这些方式成为现实的技术形式。如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是由专业性的社会机构运用复杂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虽然大众媒介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最普遍最具影响力的是报纸、广播、电影和电视。 麦克卢汉讲媒介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 热媒介是“高度界定”(high definition)充满资料与数据,受众处于完全接受或消极被动的状态; 冷媒介是“Low definition”,提供有限的资料和数据,受众不得不主动参与,以便在心理上完成信息的接收。 一、媒介与技术性媒介 “冷热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也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主要理论观点 英尼斯承认自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是,他认为自己并没有系统而严密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结论推向极端。他在传播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提出西方文明处于危机时期 ② 按照媒介传播特性对历史文明分期 ③传播偏向理论 ①提出西方文明处于危机时期:英尼斯认为西方文明过多重视空间上的扩张,而缺少对时间的把握,采用的是竭力将文化同一性强加于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民众,不惜借助于战争满足自身对空间的占领。英尼斯认为西方的文明扰乱了世界文明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平衡。 ② 英尼斯按照传播媒介形态和性质对世界文明作了分期: 苏美尔文明:泥版、硬笔和楔形文字的使用时期; 埃及文明:莎草纸、软笔、象形文字; 希腊一罗马文明:苇管笔和字母表; 中世纪时期文明:羊皮纸和羽毛笔。 纸笔文明:中国使用纸、毛笔和欧洲使用羽毛笔的时期; 机器印刷时期的文明:从19世纪初的机制纸和动力印刷机到19世纪后半叶木浆造纸的时期; 电影时期的文明:制作电影的赛璐珞时期; 广播时期的文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广播时期。 ③传播偏向理论 传播媒介是有偏向的,可分为时间的偏向和空间的偏向:前者是指质地较重、耐久性较强的媒介;后者是指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 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其中之一的特性或两者兼具。偏向时间的媒介强调的是传播上的权威性、等级性和神圣性,但不利于对边陲地区的控制。而偏向空间的媒介是一种大众的、政治的、文化的、普通媒介。 2、麦克卢汉的媒介及信息理论 人物简介 马歇尔·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先驱”和“先知”。他是20世纪名副其实的传播学大师,是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 主要著作 《机械的新娘》(1951年) 、《古登堡群英》(1962年)、《理解媒介》(1964) 主要理论观点 ①媒介即信息:媒介的技术形式即一个时代的文化与社会意识形态 口头媒介:身体传播——个性化与多样性 文字传播:统一性与单向度 电子传播:交流与丰富性、多样化 ②媒介是身体的延伸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根本的出发点,也是他超出所有理论家的独到之处。在麦克卢汉的思想视野中,媒介不是冷冰冰的外在化的存在,媒介就是人的身体、精神的延伸。媒介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重建了人的感觉方式和对待世界的态度 。 过去,人们把媒介看成是一种运载物质或信息的工具,媒介本身并不重要,它并不能决定或改变它所运载的东西。但麦克卢汉看到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能够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麦克卢汉的卓越之处在于,他意识到这个时代变革的本质,新媒介使变革成为常态。 3、保罗·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 人物简介 保罗·莱文森 (1947-),美国媒体理论家、科幻小说家 。保罗·莱文森相当成功地实现了科学与文学、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 主要著作 理论著作有:《软性的刀刃》、《学习赛博空间》、《数字麦克卢汉》 ;科幻作品有:《丝绸密码》、《意识灾难》等 主要理论观点 ①泛化的“技术”论:莱文森认为宇宙、自然界、人的世界(包括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产品),都可以看成是物质,也可以看成是技术。提出三个世界模式: 由物质组成的“
文档评论(0)